在等待施佩尔的到来之时,陈炎龙还在思考另外一个问题,那就是德军最致命的弱点油料不足。
根据后世历史资料的记录:战前的最后一个和平年代----1938年,德国总共需要的石油是7500000吨;其中只有约三分之一是由德国自己的石油精炼厂生产,另外5000000吨则从美国,委员内瑞拉和伊朗进口。
1939年9月战争爆发后其油料进口,就被英美盟军从海上给封锁了,进口的石油顿时缩减了一半;1940年全年运进德国的石油只有2075000吨,另外的不足只能够依靠欧洲大陆来解决了。
例如从罗马尼亚进口了大约1000000吨,从苏联进口了619600吨;但是苏德战争爆发后;从苏联进口的渠道就从此被取消掉了,而且同时一直支持苏联的美国也是十分自然而然地,禁止进口石油给德国。
当然就算如此,德国依然还没有马上陷入绝境,苏德战争前德国的石油储备情况还是不错的;通过征服欧洲国家缴获了这些国家的大量石油储备,特别是占领法国所获得的收获更加大,在法国德军紧获得的优质航空油料就有25万吨。
同时,德国还压制国内的民用燃料消耗,并且在欧洲进行闪电战时;德国人的后勤补给都是通过火车和骡马拉到前线的,这样的作法也是节约油料的好方法。
不过就算如此,在1940年德军在西欧发动的闪击战里面;也消耗掉了1200万桶石油,当然这样的石油消耗仅仅只是美国3天的石油产量而已。
但是对于德军来说,就是十分肉痛的消耗了,而且最糟糕的事情则是意大利这个小伙伴,从参战以来就一直节节败退,而且还被英美盟军也来了一个海上封锁,为此如果德国要想继续将战争打下去的话;那么意大利这个拖油瓶肯定要从德国的石油储备那里,来分一杯羹的。
而战争打到了现在的1943年,德军的储备也消耗的七七八八了;而这个时候德国的石油最主要的来源地,就是罗马尼亚了。
德军从罗马尼亚进口的石油由1941年6月的15万吨,增加到了8月份的40多万吨。
但是和人们了解的不同的是罗马尼亚虽然是德国的盟国,但是它并不是德国人的‘奶牛’,当出口的急剧增加威胁到国内的石油消费时,罗马尼亚的石油出口也开始进行削减,从原来的40多万吨,一直削减到20多万吨;而且随着德军在1943年的战事不断的失利里面,罗马尼亚更加是削减的厉害,直接只提供10万吨。
对于石油问题,虽然陈炎龙可以利用兑换系统,来进行兑换。
但是如果有更加多的获得石油的办法,他还是很喜欢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