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谷南把报纸递给她,指着上面说发表潘大章的诗歌和小说的刊物说:“看有没有这几本刊物,有的话就买回来,我欣赏欣赏这年轻人写作的水平到底是怎样的。”
柳如波对于诗歌不感兴趣,但是对于小说也喜欢看。
特别是《江山文艺》她也经常买。
看见文章中说的最近几期的《江山文艺》,她恰好都有。
“《江山文艺》我都有,这篇《陌生城市》的小说我也一直在看,写得确实不错。”
她把几本杂志找出来,递到老齐手里。
“你先看这几本杂志,我再去看书报亭有没有这几本诗刊卖。这个作者是俞督县人?”她看见了文章上的介绍,好奇问。
小说写打工生涯的,仿佛有一种身临其境的味道。
“是呀,他就是老董的干孙子,出资办稀土矿的也是他。”
“老董的干孙,不是吧?他不应该是个中年人吗?”
柳如波感到不解。
若是中年人的话,老董收的就是干儿子了。
“他今年才十六岁。”
“不可能吧?十六岁写得出那样的小说。”
“哪样的小说?”
“你看看就知道了,我去买菜,再去报刊亭看有没有那几本诗集。”
她出了门,留齐谷南一人在家。
他开始阅读小说,已发表四期,每期三万多字。
主人公是个矿工,因为所在钨矿经济效益下滑,半年时间发不出工资。
允许青年工人停薪留职去外面自谋职业。
于是青年矿工就去了广东沿海城市。
事情发生在某个特定的时期。
齐谷南不禁内心犯嘀咕,他知道近几年钨业系统经济效益非常不错,每年除了上缴税收和利润后,每个矿都有不少的盈余资金。
钨产品价格也在不断上涨,几个大矿都在搞文化娱乐设施。
会走到连职工基本工资都发不出的地步么?
青年工人都停薪留职去了广东打工,以后他们还会返回原单位上班么?
想象力还是不错。
之前在矿山一个小矿工的生活场景,跟现实中特别相符。
各种心理描写,当时的情景很容易让读者代入其中。
潘大章父亲是矿山的退休工人,他熟悉矿山的环境,以及了解矿工的真实心态,都可以理解。
可是他才十六岁,有可能连广东都还没去过吧?
书中描写的服务区乱象,以及到了广东后,汽车站打工人的人生百态。
在工业园挨家去找工作,进了工厂的,流水线的所有辛酸苦辣,没有亲身经历的人,他能够单凭想象就写得出来么?
小说主人公的视角,以及遇事件后成熟的思想变法,怎么看怎么象一个饱经沧桑的中年人。
几个小时过去,柳如波买了几本杂志和一些青菜回来。
“我特意跑去汽车站门口的那个书报亭,才找到你需要的这几本诗刊,其他几个书报亭都没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