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话还没说完,就听到多铎一声冷笑道:“逼急了怎么样?还敢反了不成?”
听到多铎说话,范文程便闭紧了嘴巴,一言不发了。
代善倒是考虑多一点,觉得范文程说得也有道理,不能逼迫朝鲜过甚,一旦超出了朝鲜君臣的承受范围,很可能会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崇政殿内,就尚可喜的这第二封八百里加急奏章讨论了起来。
最终,皇太极做出了决断,就拨下一点物资意思下,朝鲜水师就不调动了,督促尚可喜在朝廷大军到的时候,就一定要领水师出战,断掉明军海上退路,至于损失多少,回头再说。言外之意,其实也就那样,并没有特别重视。
不过,这份旨意还没来得及发出去,尚可喜的第三封八百里加急就又到了。
这一下,盛京城内,很多人都纳闷了。
一次八百里加急,在这种年代,应该也不算特别。
短短时间内,两次八百里加急,那就不同寻常了。
可是,他们还没来得及说道说道的时候,竟然来了第三次八百里加急。
于是,盛京城内,街头巷尾,王府大院,但凡有人的地方,就都在议论了。
“你们听说了没有,就短短三天时间内,三次八百里加急,也不知道是什么事情,竟然这么急?”
“该不会是明军打过来了吧?”
“放屁,明军打过来干嘛?找死么?真要明军打过来,还用八百里加急?”
“那会是什么事情,需要八百里加急呢?难不成……难不成又有什么人叛逃了?”
“这不可能吧,这都过去多少年了,大清越来越强大,怎么可能还有人会叛逃呢!”
“说得也是,可到底什么事情需要八百里加急呢?”
“……”
虽然盛京的这些人讨论了半天,甚至都联想起了当初刘兴祚叛逃回明国的事情,可还是想不出来,到底什么事情,能让盛京这边连收三次八百里加急。
这个事情,也只有一些满清高层,一些比较有见识的,才能猜出个大概。
比如说满清所封的恭顺王孔有德,虽然他没有参与崇政殿议事,可当他听到金州那边尚可喜连发三道八百里加急奏疏,而后盛京这边已经开始调兵遣将时,他就猜出来了,该是金州那边出现明军了。
得到这个结论,又让孔有德有点难以置信。
他是东江镇的旧将,也去过登州,吴桥兵变造反,闹得明国几乎没什么抵抗力,一直到后来,从关宁前线调兵回去,他才最终乘船过海逃到了辽东。因此,对于登莱明军还有什么,他心中是一清二楚的。
对于尚可喜这个人,孔有德当年是同僚,如今换了主子,又还是同僚,不管如何,肯定是了解的。如果明军渡海而来,小打小闹的话,相信尚可喜自己都能解决,没必要连发三次八百里加急!
那么,他连发三次八百里加急,是抵挡不住明军的进攻了?想到这点,孔有德还是觉得不敢相信。
正在他苦思费解这事的时候,怀顺王耿仲明来访,不用说,也是和孔有德一样,对于尚可喜那边的事情,百思不得其解。因为他们推来推去,推出来的结论,只能是渡海而来的明军强大,尚可喜那边没法应付了,才会发三次八百里加急的。但是,对于明军底细的了解,又让他们两人面面相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