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我答应了。”陈睿也很干脆,没有丝毫迟疑的回应道。
“太史慈拜见主公。”太史慈同样愿意相信陈睿,或者说,这个时代的人都还很重视个人信用,不像后来世代那般,被资本金钱影响的说话跟放屁一样,因此还真就是一个敢说,一个敢信。
毕竟如果真要是信用破产了的话,别说是想在未来的三国混江湖了,就是眼下这个东汉末年都不会有他游手好闲的地方。
而后陈睿也果然没有让太史慈失望,让人把孔融还有他的家人、随从之类的一同送出了北海……
至于之后他一个文人学者是否能在这个黄巾造就的乱世中活下来,那就和他陈睿没有关系了。
“子义,你对青州比较熟,如果我想制造能够出海的大船的话,去哪里能够找到合适的师傅。”送走孔融后的陈睿也不浪费时间——毕竟黄巾之乱虽然闹的很大,可持续的时间却很短,满打满算不过四个月左右不到半年罢了,所以如果不想自己成为大汉朝廷的眼中钉,肉中刺的话,还是尽快把退路准备好为好。
“主公要出海?”太史慈惊讶道。
“对。黄巾终究成不了气候,如果不想跟着黄巾一起覆灭的话,我需要为我们准备一个退路,以及一个进可攻退可守的根据地,所以,我把目标放在了朝廷还未真正着眼以及重视起来的大海之上。”陈睿坦然的承认道。
“那为何不直接投了朝廷?”太史慈不理解的反问道。
“你也是良家子,你认为,大汉现在还有适合我等没有出身的良家子弟出头的机会吗?”陈睿直视着太史慈的眼睛询问道。
太史慈默然,如果真有机会的话,她也不可能直到现在都还是白身了。
而且之前她为何那么努力的想要救孔融?还不是因为他是孔子后人,在当世儒学之中声明显赫,有着所谓的大宗师之资,又是北海太守,只要能博得孔融的看重,那她不就有了进身之阶,开始她的主角人生了么!
“毕竟根据传说,田氏代齐之后就曾将姜齐的最后一任**给放到了海上,因此,齐国那里的旧民当中应该有掌握海船打造技术的匠人存在。”说完一顿,太史慈又继续说道:“如果实在找不到的话,主公补妨前往东莱,拜访那里的渔家,也许能有些意外收获也说不定。”
“既然如此,那去齐国寻访造船匠人的事情就交由你和管亥二人去做吧,我和文台,仲康在这里等你们的消息,顺便把北海安定下来。”陈睿本着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态度,立刻交代道。
“必不负主公所托!”太史慈和管亥两人齐声应喝道。
随后两人出发,带着一些黄巾士兵离开了北海。
“孙坚,你带人去把这个安民告示在城中各处人群密集的地方贴一下,另外在安排几个人去城中各处交通路口专门念颂上面的内容,务必要让北海国的所有人都知道我们的政策。”陈睿将在处理其他事情时写好的安民告示交到了孙坚的手里交代道。
“是,我这就去办。”孙坚正色道。
“仲康,城中律法和军队中法度之事就交给你了,王当你配合仲康,务必要保证城中不出现治安问题!”陈睿又扭头冲许褚以及王当两人交代道。
“是。”
“刘放,孙青你二人负责看好士兵,管护好城防还有城中的那些俘虏,如果出了问题,我唯你二人是问。”
“是!”
在这般安排下,北海城的治安和民众的情绪迅速的稳定下来,让陈睿之后的治理和布置补在那么困难和无法执行了。
——
“我们回来了。”数天之后,被派去东莱接太史慈母亲的夏侯渊和曹仁以及部分黄巾士兵护送着一辆马车返回了北海。
“车里坐着的就是太史慈的母亲。”曹仁翻身下马,冲陈睿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