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司里,要放一台蒸汽机一直运行,由人进行记录,大概在多久的时候会容易出现问题,要保障一个时间点,每次在这个时间点前,蒸汽机就需要进行检查,保养。”
朱英随口就将后世的一些方法交代了出来。
现在的人们对于机械还没有形成稳定的概念,好像是造出来了,就不会出现问题,实际上机械的故障率是很高的。
黄观当即拱手作揖:“闻太孙之言,犹如醍醐灌顶,臣等在蒸汽机工作上,还有太多的不足,愿太孙以后能多多指导。”
不仅是黄观,包括其他的官员,匠人,都非常的吃惊。
在官员看来,太孙经常光顾科研司,实际上也就七八天或者半个月才来一次。
然而太孙不管是对于蒸汽机还是其他方面,都表现得非常清楚,甚至都不需要官员的介绍,比这些亲手参与制造的匠人更懂。
此刻在黄观及其他官员,匠人的心里,只有一句话形容:真天人也。
除此之外,他们也想不到其他的解释了。
“好了,清理完了,就继续启动吧。”
“遵令旨。”
第二次启动开始,比起之前的自信,现在黄观这些人就要紧张多了。
生怕再次出现熄火的问题。
好在清理了残渣后,蒸汽机启动的很是顺利。
轰隆轰隆的声音响起,火车头开始逐渐的加速起来。
随着动力的供给,火车的速度越来越快。
从快走,到小跑,再到快速的奔腾,火车头就这么沿着铁轨前进起来。
“好快,越来越快了,比奔腾的骏马还要快。”
艾米拉忍不住大声惊呼起来。
她的突厥语虽然这些工部的官员,匠人们听不懂,但里头惊讶的语气表露清晰。
“殿下,幸不辱命。”
足足过了一炷香,黄观这才刚对朱英作揖说道。
朱英满意的点点头:“很好,火车问世,乃我大明重大之事,影响深远,这将改变天下现在之格局。”
“即日起,立即按照现有的标准,打造属于我大明的火车专列,朝廷这里,将会成立铁路司,专门负责火车运行,装载等事宜。”
“黄爱卿,这件事你来主持,让科研司好生配合,立即打造一条由京师通往北平的火车专列。”
黄观连忙拱手作揖:“谨遵太孙令旨。”
朱英点点头,随后问道:“先前铁轨已经开始修建了,现在通到哪里了,到长江边上的港口了吗。”
从京师开始修建的铁轨,自然不是走正阳大道,那里人群太过密集,也不适合修建。
铁路是从皇宫的北门,自孝陵和玄武湖的方向开始,一路抵达南京港口。
这段路并不算长,也就二十里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