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检下定了决心,要跟换内阁首辅了。
可他遇见了难题。
朱由检一直都记得苏天成举过的例子,大明朝廷需要的是能够力挽狂澜的内阁首辅,不是修修补补的内阁首辅,如今的情况是,陕西正在出现一些变化,但内阁对出现的这种变化,很是淡漠,甚至没有基本的态度,朝廷里面,没有谁感兴趣,甚至有人认为,陕西的改革,就是瞎胡闹,反正陕西的地位不重要,就算是彻头彻尾的改了,也没有多大的事情。
若是想着在大明推动改革,最大的困难,要数南方了。
朝廷里面的官员,绝大部分都是南方人,各自在家乡有着不小的势力,而且这些官员,非常注意维护各自在家乡的利益,加上南方的条件不错,和北方比较起来,普遍都富裕一些,这也是陕西进行改革,很多人不关心的主要原因。
北方的条件差一些,例如说陕西,在苏天成去之前,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朝廷好些年都不能够收缴到赋税了,还需要倒贴银子,否则一些官府就无法维持了,这样的地方,根本就没有谁会去关心的。
不管是陕西的改革,还是江宁县、河南府的变化,都没有能够在朝廷里面,引发太多的注意,这与内阁有着直接的关系。
朱由检明白,想在大明各地推行改革,或者说是做好相关的准备,就必须要制造出来一定的氛围,不说支持改革的官员占上风,但至少需要有这样的一股力量。
文华殿的质询,震撼了朱由检,他感觉到了改革的艰难。孙承宗和苏天成无疑属于改革派,但被人弹劾,甚至说要谋反,如果自己没有态度,不能够坚决的予以支持,大明朝不可能取得长足的进步和发展。
朱由检的才能不是那么杰出。算不上优秀的帝王,但他的出发点是好的,登基以来,时刻想到的,都是大明朝的发展,都是老百姓能够安居乐业,这么多年以来,他依靠和相信了很多的大臣,结果往往是失望的。直到崇祯六年以后,情况慢慢出现转机,这一切,都是因为出现了一个苏天成。
出现这样宝贵的转变,朱由检当然想着坚持下去,扩大这种可惜的局面,可惜遇见的压力非同一般,从目前的情况看。推行有些政策,还真的不合适。
但更换内阁首辅。让坚持改革的孙承宗出任内阁首辅,至少能够营造出来很好的氛围,为今后的改革做好准备。
孙承宗已经知道了这层意思,但写来了奏折,力辞出任内阁首辅。
不出任内阁首辅的原因,就是因为年纪大了。
这个理由也算是有些道理。但朱由检认为,这可能不是主要的理由。
孙承宗进入到养心殿之后,朱由检站起身来,走到了孙承宗的对面。
孙承宗连忙准备跪下行礼,朱由检一把拉住了孙承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