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清宫外,成敬听到天子的问话,不由得一愣。
寒夜的冷风一吹,他激灵灵的打了个寒颤。
直到此刻,他才意识到,这个日常在朝堂上打瞌睡的老头,心机究竟有多么的深沉。
这些日子下来,成敬基本都在司礼监坐镇,有些时候,也陪着天子一起上早朝,偶尔替一下金英,去参与外朝的部议。
对于外朝的老大人们,尤其是三品以上的大员,大致都有所了解。
说实话,在成敬的眼中,胡老大人这个大宗伯,存在感的确是不太强。
经过了土木一役,应该说朝廷现在的官员,资历和年龄都是有所降低的。
像是兵部的于谦,户部的沈翼,都才五十来岁。
朝廷当中仅存的几个老资格的大臣当中,胡濙应该是资历最老的。
凭着先皇顾命大臣的身份,只要他想,完全可以成为继三杨之后,文臣的新一代话事人。
但是没有!
这位老大人,从一开始,就显得极为淡薄。
三杨在的时候,他就是五个顾命大臣里,存在感最低的一位。
到了现在,还是如此。
眼瞧着于谦,沈翼,王文这些后起之秀,在朝堂当中的份量越来越重,话语权越来越大。
这位老大人却还是稳坐钓鱼台。
既不像最近活跃的过分的某次辅一样,积极谋求上进,也不像就差直说我不想干了的某天官一样,消极怠工。
他老人家就是安安分分做好自己分内的事情,然后,对于其他的事情,一概闭嘴。
到现在为止,成敬印象当中,这位大宗伯为数不多的几次开口。
分别是阻止南迁,赞成立太子,以及赞成嗣立新君。
但是偏偏就是这几次,每一次做的决定,都是正确且对自己最有利的。
更让成敬觉得不可思议的是。
作为资历最老,地位最重,说话最有用的七卿之一。
在他出手干预的几件事情上,不说是一锤定音,但是也的确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然而奇怪的是,就连成敬自己,也会不自觉的认为,这些事情仿佛,真正的关键不在这位老大人的身上。
再说的直白点,要是论赏,这位老大人肯定不会被漏下,但是要是被清算,老大人却没什么存在感。
之前的时候,成敬还没有察觉到这一点。
但是听天子说了成国公府一事的内情,他才意识到,胡濙的政治功力究竟有多么深厚。
险时不乱,盛时不贪,困时不急,安时不显。
这恐怕才是他老人家,能够在朝堂上稳立五朝的最大原因。
苦笑一声,成敬开口道。
“外朝的老大人们,的确个个心思机敏,多谋善断,内臣自愧不如。”
朱祁钰摆了摆手,转身回到殿中,重新坐在案旁,笑了笑,开口道。
“多谋是多谋了,可惜,自从太宗皇帝去后,他的心也去了,老狐狸一条,也只是勉强堪用罢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