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一听,当即顾不得追问张一凡有什么好点子了,立刻站了起来,一脸的兴奋。
烽火传讯,可以根据燃放烽火的数量来分类警情级别。最高级的烽火,自然说明来犯敌人是最多的。
但是,烽火传讯,也只能传这么多信息,再多就没法分辨了。
张一凡一看朱棣的兴奋样,就知道正中他下怀了。
果然,朱棣在确认了消息之后,压根就不吃火锅了,一边大步往外走,一边对张一凡说道:
张一凡不由得摇摇头,看了下一脸无语地燕王妃,得,反正轮不到自己去排兵布阵,羔羊肉可不能浪费了!
再说朱棣这边,匆匆跑出去,刚到军议大殿,就遇到了闻讯赶过来的将领。
朱棣当即欣喜地对徐达说道:
说完之后,他感觉这个说法方式好像有点不对,便连忙补充说道:
说到这里,他又看看漫天大雪,不由得又骂道:
徐达听了,微笑着安慰道:
朱棣一听,又转怒为喜,一副撩着袖子准备大干一场的架势,就听他说道:………………
北平的北方,长城的一道关口,是为清水明月关,满清时期称之为冷口。这个时候,这个关口还没有修建完毕,在漫天大雪之下,源源不断地蒙古骑军,从塞外挤入关内。
每个蒙古***,都是带着一脸的期待,就指望着这次入关,能捞上一票。
在一段残破的城墙上,一队蒙古人正在那驻马观望。看他们身后簇拥的护卫便能知道,这为首的几个人,该是这支蒙古骑军的头领,他们都抬头看着远处山顶上燃烧的烽火。
就见一个将领打扮的蒙古人,对年纪最大的那个说道:
这个平章叫别里哥,听到元将朵儿不花的话,便转头看向他身边的枢密副使久通。久通见了,便也笑着说道:
别里哥听了,转头看看关外还在等着进关的骑军,开口说道:
听到这话,朵儿不花连忙说话道:
说着,他又补充道:
他原本是蒙元的太尉,被大明给俘虏而投降。但是到后来,还是叛逃了回去。相比一般的***,要更了解明国内情一些。
也是如此,他获悉明国在大都这边换帅之后,就极力怂恿入关劫掠。
当然,这也不全是换帅的原因,更因为草原贫瘠,难熬冬季,也必须要入关劫掠才行。
在原本的历史上,他们是拖到了洪武十四年正月
才入关劫掠。但在这个位面上,却是提前了两个月,并且兵力也相比历史上更多,几乎是倾巢而出了。
听到他的介绍,不管是别里哥,还是久通,就都没有犹豫了,冒着大雪踏入了关内。
不过,大雪在下,又是在关内,哪怕入侵的都是骑军,行动照样很慢的。谁知道雪地覆盖下,到底是实地还是其他什么。
不过蒙古***之所以趁着这种恶劣天气出动,也是因为这种天气同样影响明军的调动和增援,可以给他们更多的时间劫掠。
这三个蒙古***的头目,也都是有劫掠经验的。入关之后,探马便远远地派了出去。一人双马是基本,甚至还有一人三马,能更远地给大军警戒。………………
一如徐达所预料,这一场大雪来势汹汹,下得很大,可第二天的时候,就不再下了。
虽然还是阴天,但是能见度却好了不少。
北平这边,各军已经紧急动员,经过一天的准备,已经能开拔。
第二天刚天亮的时候,早早起来的朱棣发现雪停了,便第一时间冲向设在北平煤山上的信号塔终端。
让他欣喜的是,等他赶到这里的时候,负责的将士已经在译码了。
还没翻译完的时候,徐达等人也赶来了。一个个都期待着信号塔给他们带来惊喜。
当负责译码的将士刚放下毛笔时,一直盯着的朱棣就立刻问道:
那将士显然知道燕王的心情,立刻双手奉上。
朱棣立刻接过,一目三行地一扫,脸上就露出了惊喜,对同样期待着的徐达说道:
说着话的同时,他把那纸条递给徐达,然后感慨地说道:
徐达接过一看之后,也是非常信息,立刻看向朱棣说道:
信国公就是汤和,驻守蓟镇,是离清水明月关最近的军镇。
从信号塔传来的消息看,入关的***,就避开了蓟镇,攻打永平府那边去了。
徐达原先的排兵布阵,就有一套预案,假定蒙古***从清水明月关入关的。
此时,他在建议汤和堵门之后,又针对蒙古***的动向,继续提出对应的提议。
就领兵打仗的真正能耐来说,朱棣自然是比不过他岳父的。一条条建议说出来,他就只有同意的份。
这些都没什么,到了最后,听到他岳父说他岳父自己领兵出征,他坐镇北平,顿时,他就不乐意了,当即说道:
总之,他不同意,要亲自领兵出战,让徐达坐镇北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