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算下来,知县大人当掉内裤怕也是承担不起的。
所以明初的时候,不要说七品知县,就算是京城里面的高官,太过于清廉根本活不下去。
朱元璋心知肚明,他不去管官吏是不是活得下去,不想着提升官吏的待遇,而是大力推行了所谓的道德教育,什么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等等,而朱熹的《四书集注》里面,就是无限制的拔高了官吏甘受清贫、不讲求物质生活、饿死都无所谓的思想,这正好符合朱元璋的想法,被朝廷和皇室大力推广。
这种违背规律的做法,注定是失败的,朱元璋大力惩戒贪污腐化的行为,但官吏贪墨的事宜层出不穷,明朝中期以后,官吏贪墨已经成为了常态。
到了明末,贪墨之风愈演愈烈,受害的不仅仅是底层的百姓,包括军队,如此情况之下,大明王朝不轰然倒塌,老天都看不过去。
吴帆徽装好了十五两白银,准备去拜见恩师,临出门的时候,他稍稍琢磨,添加了五两白银,一共是二十两白银,仔细的封好,不管怎么说也要凑个整数。
来到县衙,衙役已经在门口等候,看见吴帆徽,面带笑容,连声说着恭喜的话语,吴帆徽塞过去了一两碎银子,衙役的笑容更加亲切。
衙役带着吴帆徽,迅速来到二堂,丝毫没有耽误时间,而且衙役在二堂外面当着他的面大声禀报,没有回避。
二堂比大堂要小一些,格局是差不多的,看上去没有那么的威严。
吴帆徽进入二堂,颇有些踌躇,按照大明拜见恩师的规矩,他是需要跪下的,可这对于他来说,是很困难的事情,男儿膝下有黄金,跪天跪地跪父母。
略微踌躇之后,吴帆徽选择了坚持,他抱拳稽首行礼,没有下跪。
堂上的卢为标看着这一切,竟然没有斥责。
“学生吴帆徽,拜见恩师。”
“吴帆徽,坐着说话吧。”
知县大人的语气不是很好,吴帆徽明白其中原因,不过他不后悔,底线是必须要坚持的,哪怕会吃亏,除非是危急到性命,不得不临时屈服。
“恩师对学生的厚爱,无以为报,父母和家族时常告诫,要常怀感恩之心,学生思来想去,唯有更加努力学习,来回报恩师之恩德。”
吴帆徽这下动作倒是很麻利,没有马上坐下,而是将封好的白银放在了案牍上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