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进忠回到营房,吩咐亲兵守在营房外面,不允许任何人进入。
关上营房的门,马进忠的脸色骤变,咬牙切齿的摔掉了桌案上面的酒杯。
这么长时间过去,马进忠一直都压抑自身,当初罗汝才和高应登被斩杀那一幕,他是绝对不会忘记的,因为他和高应登的关系不一般了。
马进忠和高应登一直都在山西一带活动,可谓是患难之交,好几次遭遇朝廷大军的围剿,两人都是率领各自麾下的军士,相互协助,摆脱朝廷大军的围剿,甚至在粮食不足的时候,也会相互接济。
李自成的力量壮大起来之后,高应登一直都是持观望态度的,要说各路义军之中,除开李自成、罗汝才和张献忠,高应登应该算是力量最为强悍的,所以如果不是走投无路的情况之下,高应登没有必要投靠李自成。
高应登愿意投奔李自成,与马进忠有一定的关系。
马进忠有一定的远见,他认为除开李自成和张献忠,其余的各路义军不可能成气候,而且随着李自成和张献忠力量的逐渐壮大,其他各路义军的处境也会越来越危险,因为朝廷大军一旦决定全面围剿义军,则其他各路义军必定成为被围剿的对象。
如果被朝廷大军围剿,遭遇惨败之后投奔李自成,肯定不受待见。
马进忠的话语,高应登听进去了,所以在细细琢磨之后,决定投奔李自成。
当时高应登麾下还有近十万的军士,马进忠麾下也有两万多人,所以投奔李自成之后,两人在义军之中的地位还是不错的。
可惜这样的局面没有维持多长的时间,高应登与马进忠很快就感受到了压力,这种压力来自于牛金星和宋献策,来自于他们对各路义军大规模的整顿,不仅仅是打乱了义军老营和新营的编制,还将高应登和马进忠麾下原来的军官调离降职,编入到各营之中,不让他们直接指挥军士,这等于是直接剥夺了他们的权力。
如此情况之下,高应登和马进忠等人自然是有看法的。
罗汝才抓住了机会,与高应登取得了联系。
马进忠也想参与进去的时候,被高应登劝阻了,或许是高应登觉得马进忠的力量太小了,不一定得到罗汝才的重视,如果主动投靠过去,可能自取其辱。
高应登此举,等于是救了马进忠的命。
李自成斩杀了罗汝才与高应登之后,还在义军之中进行了大规模的清洗,凡是罗汝才和高应登的骨干,几乎都被斩杀了。
马进忠与罗汝才之间没有任何的交集,躲过了这一次的劫难。
之后,李自成派遣军士,监视马进忠的一举一动,没有发现任何的异常。
那段时间,用心如死灰来形容马进忠,一点都不过分,马进忠每天都在深深的自责,如果不是他的劝解,高应登不会投奔李自成,也就不会遭遇到后来的杀戮,马进忠麾下有近十万的军士,就算是遭遇到朝廷大局的围剿,最不济也就是被杀死,而且身为义军的首领,压根不用受气,也不用在他人的面前卑躬屈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