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号清晨,《那山那人那狗》剧组开了个简单的剧本围读会后便直接前往摄制地开始拍摄。
从宾馆出发,去往“父子”的家,开车一段路,步行一段路,行程大概两小时,而且要走一段山路。
好在时间很宽裕,慢慢来,不急。
从今天开始,江炎将在这山里待两个月。
这个拍摄时间是比预期的要快了很多的。
一来是因为导演霍建起在这半年里已经把其余镜头基本拍完。
二来就是江炎、滕如军以及狗的状态都超出预期的好。
狗就不说了,江炎和滕如军两人的“父子”关系,经过半天的沟通调整后也直接到位。
这就直接省去了原本计划的十天适应时间。
所以,和顶级的演员合作是真他娘的爽!
霍建起如是感慨。
而这也让他能更好地拍出他要的那种感觉。
《那山那人那狗》的节奏是舒缓的,甚至是相对静止的。
它更多的是在讲“状态”,而不是“变化”。
其中就有几个标志性的剧情。
“儿子”邂逅美丽的侗族姑娘,他见到了她,认识了她,她给“儿子”带来了对爱情的美好憧憬,但两人之间什么也没发生,也没有后续故事。
又比如片中“五婆”拆开信,认真地听父子给他念信的样子,也给人一种静止如油画般的感觉。
电影没有单独讲述老人的过去,也没有交代她的未来会怎么样,没有戏剧冲突,只是在交代“现在”。
再比如“父亲”在风雨桥上抢救书信。
镜头只是在交代“父亲”出于本能且尽全力地去做这件事,但这又能让人感觉到父亲已经老去的事实。
同样的,电影也没交代“父亲”有没有把信件全部追回,有没有受到惩罚。
此片是罕见的具有相对文学性的一部作品,就像一本书,一幅画一样,能让人爱不释手,回味无穷。
多读几遍,便能深切感受到那种“父子”间脉脉温情。
总之,这就是一部适合慢慢看的电影,同样的,它也适合慢慢拍。
霍建起看着前方的景色。
山、父子、狗。
他微微一笑,画卷已经展开,接下来要做的,便是一点一点,慢慢地把它填满。
“汪汪!”
这时老二跑到他跟前蹦跶着叫了几声。
霍建起一眼就看明白了这狗是什么意思,这是在催自己走快点呢。
“嘿,还挺有灵气,也不知道这是咋训的。”
“汪汪!”
“哎呀,山里嘛,我老人家走得慢。”
“汪汪汪!”
“好了好了,服了你了,别催了。。。”
这是成精了!
霍建起笑着,扣上草帽继续向前。
江炎在山里开始了缓慢且宁静的电影拍摄旅程。
而外头却并有平静下来。
相反,“江炎进山拍摄至少两个月”的消息传出,整个华语乐坛的山林便一下子热闹了起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