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三王都是类似的想法,但知道也没用。西凉军已经占了长安,皇长子继位也合礼法,他们无凭无据骂再狠,肃王也不可能愧疚之下退回去,新君也不可能把皇位让过来。
魏王宋绍婴抬了抬手:“圣上体格健朗,不可能突然暴毙。前几日,辽西都护府大都督王承海,给我送了密信。说圣上已经料到许家会图谋不轨,给他下了密诏,若关中有变,可弃幽云二州,带兵南下辅佐本王……”
楚王宋正平听到这话,眉头一皱:
“宋绍婴,关起门都是宋家人,你别在这空口白话。宋暨心胸狭隘,把皇位看得比自己命还重,岂会下密诏,让王承海辅佐你为新君?”
宋绍婴对楚王这话半点不意外。毕竟这要是真的,那他就成了大玥正统的继承者,直接断了宋正平争夺大统的念想。
宋暨提前给王承海下密诏,不可能直接把自己废了,指明宋绍婴为新君。密诏上只说关中有变,可弃幽云之地辅佐魏王,给自己留了退路。
这样一来,若是许不令直接造反,起兵攻入关中把宋暨一脉杀绝。那魏王自然而然就成了正统的继承者,可以用密诏号令各路诸侯自立,延续宋氏皇统。
但许不令若是没敢直接反,而是选择架空宋暨‘挟天子以令诸侯’,魏王得了密诏又拿了辽西军,自然会反攻关中道。灭了许家后,万一局势有变,以宋暨的余威和皇帝身份,还有翻盘拿回皇权的机会。
不过许不令直接把宋暨宰了,再立新君号令诸侯,新君才九岁没有根基,宋暨这一脉显然没可能翻盘了。
在暗处等待的死士丙,瞧见宋暨身死后,便急急带着传位诏书和传国玉玺给魏王。可惜这道传位诏书被许不令截住了。
因此,魏王宋绍婴手上,只有一道模棱两可的密诏,虽说不影响他掌权,但在其他藩王面前拿出来,肯定会扯皮。
为了防止平定局面后,其他藩王在跑过来抢皇统,宋绍婴自然是认真道:
“既然关起门,大家都是同姓兄弟,也不说那些虚头巴脑的话。
圣上虽说好大喜功执政有不妥之处,但谋略心术各位都心知肚明,若非我等怕圣上,也不用弹劾圣上起兵,逼迫其退位。
圣上想削藩独揽大权不假,但从始至终都是为宋氏千秋基业着想,这点你们不否认吧?”
楚王宋正平迟疑了下,没有说话,吴、豫两王则是点头。
虽然宋暨惹得天怒人怨,把所有人都得罪光了,但落得如今下场唯一的原因,只是因为暴露了削藩的意图,让诸王都心生寒意。
但站在宋氏的角度来讲,宋暨确实没做错什么,不把他们削了,迟早都会像这次一样,起兵夺皇统;可能他们其中一人继承大统后,连宋暨定下的政令都不会推翻,反而是顺着宋暨的路继续往前走。
宋绍婴见诸王无异议,继续道:
“圣上可能太霸道,但绝不是昏君庸君,只是布局出了岔子,一步错步步错,到最后已经无力回天;以圣上的性格,肯定把宋氏基业看得比一脉皇统重要,能下密诏让我光复宋氏,在情理之中;若非如此,王承海代天子辖辽西都护府,是圣上死忠,没圣上首肯,肯定是听皇长子调令,岂会背着‘卖国贼子’的骂名,跑来投靠于我?”
这话有理有据,其他两王本就拥立魏王,自然都是点头。楚王宋正平却是不信:
“东部四路藩王,你在南边,宋暨和你又没什么交情,凭什么让王承海来辅佐你?难不成我们仨都入不了圣上的眼?”
宋绍婴沉默了下,摇头一叹:
“虽然话有点伤人,但确实是如此。圣上向来目光于顶,根本瞧不起我们四人,能下密诏让我光复宋氏,并非我多出彩,纯粹是矮子里面拔高个。”
“……”
楚王宋正平一拍桌子,却是没说出话来。
吴王宋思明和魏王穿一条裤子,此时摇头道:“正平,你麾下十几万大军,坐拥马山口、南阳、襄阳等兵家重地,加起来守许不令守了不到一天,秦荆都被朝廷那边戏称为‘秦跑跑’,你让圣上怎么把光复宋氏的重任交给你?”
宋正平听见这话瞬间火了,怒目道:“本王怎么打的仗,你们难道不晓得?若是守得住岂会节节败退?我在前面打仗你们在后面袖手旁观,事后有脸说本王不出力?”
宋绍婴抬了抬手:“别吵了。无论如何,这天下不能改姓,现如今当务之急是驱逐许家。肃王占据关中狭天子以令诸侯,大玥各地势力群龙无首,只能听新君调令。以我来看,现在只能遵从圣上密诏,指明新君为许家的傀儡皇帝,由我继承大统,号令各路诸侯讨伐许家。”
宋正平对此自然不乐意:
“现如今应该是集合兵马,入关中勤王清君侧,哪有直接自立一说?”
宋绍婴没收到宋暨的禅位诏书,现在确实应该勤王清君侧,但打出‘勤王清君侧’的旗号,真把关中打下来,他让侄子禅位就以长欺幼不合礼法了。
“圣上密诏是如此,我也是为大局着想,‘清君侧’便是承认新君皇统,这是在帮许家。你若非要入长安勤王,自己带兵过去即可。”
“你……”
楚王宋正平对视片刻,终究是一个人没法抗衡三路藩王,最终只是哼了一声,起身拂袖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