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二十一年一月中旬,朝鲜大地上,依旧是白茫茫的一片。虽然雪是停了,但是气候的严寒,还是让地面的积雪继续装饰着大地。
这种天气,明军这边大都缩在城里,等着冬天彻底的过去。
这时候的朝鲜,并不是因为兵力不够而不进攻朝鲜南部。
身为前线总指挥,东江镇总兵的吴三桂,对此自然是一清二楚。制约他下一步行动的,是粮草问题。
哪怕是船运能减少大量粮草消耗,在这严寒的季节,也不适合大规模运输。只有等到天气转暖之后,等着粮草补给充足了,才好发起进一步的战事。
然而,让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这一天,他正在琢磨着朝鲜南部倭军的兵力部署图时,有夜不收赶来禀告了。
“什么?”吴三桂听得很是震惊,当即确认道,“倭军已经乱成一团,甚至被朝鲜义军都杀了不少了,还夺了几个城池?”
因为气候交通等原因,明军这边派出的夜不收,也就离明军防线这边上百里而已。最多对汉城的倭军,监控地更多一些。
却没想到,那些受东江军资助的朝鲜义军,竟然都在攻城夺地了!
倭军再不济,好歹也是军队,不至于如此吧?
确认了夜不收的消息之后,吴三桂坐不住了。
他倒不是说怕朝鲜义军抢功劳,被他们夺下的城池,不听明军的号令。真要那样的话,这义军就没存在的必要了!
吴三桂担心的是,他这边行动晚了,那些倭人会被朝鲜人杀光的。
就算他事先嘱咐过,能俘虏的倭人,还是要尽量俘虏的。可是,他在东江镇几年,对朝鲜算是熟悉了,朝鲜人对倭人的深仇大恨,他们怕是会找各种借口杀倭人的。
但是,朝廷给吴三桂的旨意,是这些倭人都是免费劳力,要能俘虏,那是要尽量俘虏的。
于是,他便等不及后面的粮草上到,立刻传令给各部,马上向朝鲜南部进军。与此同时,也派人向辽东的蓟辽总督堵胤锡快马急报。
等到二月上旬的时候,堵胤锡便收到了吴三桂的第二份急报,说已经占领了整个朝鲜,大明旗帜插到了釜山,并和对马岛的海军将士联系上了。
在朝鲜的倭人大概预估有七八十万,当然,这是包括了倭国百姓。可在吴三桂占领整个朝鲜南部的时候,倭人一共就只有不到三十万了。其他的那些倭人,都被朝鲜人,找了各种理由杀掉了。
在急报中,吴三桂还是替朝鲜人辩解了一番,说朝鲜人对倭人有刻骨的仇恨什么的,说了一堆,原因自然是倭人在朝鲜的残暴。
另外,在吴三桂的急报中,还有一份倭国本土那边的消息。
福王已经占领了整个九州岛,不过本州岛那边,还有倭国的精锐,主要是属于幕府将军的直系军队。根据海军远征军侦查到的情况,如果朝廷大军要登陆本州岛作战的话,最好有充足的准备,否则可能会有比较大的伤亡。
看到这则消息之后,堵胤锡联想起京师那边传来的消息,顿时有了一个主意,于是,他便立刻写了奏章,连同报捷文书一起,快马发往京师。
这时候的朝廷,已经在忙碌,一些军队和将领,都往大明的西部和东部调派,各个衙门都在为此忙碌,包括崇祯皇帝也是。
收到堵胤锡的报捷文书和奏报之后,崇祯皇帝也很是高兴:辽东和朝鲜全都平定了!
这个时候,之前一直在讨论的问题,也到了要有决定的时候了。
这个问题,就是朝鲜的归属以及朝鲜人的安置问题!
朝鲜原本是大明的藩属国,但是到后来,朝鲜却背叛了大明成了建虏的藩属国,并且出兵协助建虏对抗大明。第一次皮岛陷落,就有朝鲜水师的功劳。
但是,朝鲜也有人心向大明,一直有给大明通风报信不说,甚至崇祯皇帝还通过刘伟超知道,朝鲜一直沿用他的崇祯年号到被倭国占领。
真要说起来,朝鲜改变成为建虏的藩属国,还是大明不够强大,朝鲜被迫无奈的原因。
就总体来说,朝鲜对于大明一直是比较听话的一个藩属国。
因此,朝中有官员认为,大明灭了朝鲜的倭军之后,还是要让朝鲜复国的。
但是,不幸的是,朝鲜国王和他的臣子,被他们的子民,在宁古塔那边剁成了肉酱,也没留下什么血脉。
因此,最近朝中一个讨论的议题,就是朝鲜不复国的话,成为大明版图的一部分,那这些朝鲜人怎么处置?
有一种观点是,既然把朝鲜纳入版图,那朝鲜人自然也就是大明人,同等处置便是。
但是,另外一部分官员却反对这种论调,说不管怎么样,朝鲜人都有为建虏卖命,不但提供了粮草物资用来打大明,也还派出过军队帮着建虏一起打大明,如果没有朝鲜人在宁古塔那边给建虏辛苦开荒种田的话,建虏压根支撑不了这么久。
因此,他们认为,朝鲜人绝不能等同于大明百姓,反正大明却免费劳力,就把朝鲜人也都罚为苦力,让他们挖矿修路等等,最多是给他们一个短一点的期限,比如十年,五年之类的。
这两种观点,都有拥护者,崇祯皇帝这边,也没有马上做出决断,就让在外面的封疆大吏也都发表下看法。
崇祯皇帝的想法很简单,大明以后开疆拓土,类似这样需要处置的俘虏什么的,肯定会有很多。那由朝中官员,还有各地的封疆大吏都议一议,看看他们都是什么想法,他再来决断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