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军划分为甲、乙、丙三类军营编制。
甲等者,战力最甚,皆青壮之属,跨雄俊战马,持精刀长矛,操强弓硬弩,日日操练,而攻坚克难者也;
乙等者,战力次之,亦需日日操练,多为各郡防守之卒也。
丙等者,战力最次,为半兵半农之屯田之卒也,三日一操,旬日一演者也,为大军之备也;
设中央集团军,居邯郸而援各方,其将曰赵启,辖甲等营者二、乙等营者一、丙等若干。其甲等营,曰:羽林卫,其将为赵毅,兵力一万五千,曰:陷阵营,其将曰赵启,兵力五千,乙等营为邯郸守卒,曰一万人,并屯田之卒一万,共计四万人。
设南部战区,主将曰田单,副将曰任武,辖甲等营者一,乙等营者三,负责河东、河内、上党三郡军事,主要面对秦国的威胁。甲等营者曰:长平军,将曰任武,兵力两万,其中多为胡人之军也;乙等营,为河东、河内、上党三郡之守卒,有各郡郡尉掌之,兵力共计三万,另有军屯四万,共计九万大军,部分军屯逐渐转为民屯。
设代地战区,主将曰李牧,副将王樯,辖甲等营者二,乙等营者一,负责代郡军事,主要面对胡人之威胁。甲等营,一曰:代地军,将曰王樯,辖兵两万;二曰归义军,将军乐间,辖兵一万五千,乃胡骑之混编也,乙等营为代地守兵,兵力约一万许,另置屯田兵一万,共计五万五千大军。
设北部战区,主将曰李义,副将暂缺,辖甲等营者一,乙等营者二,负责北郡、辽东郡之军事,主要面对燕军之威胁。甲等营,一曰:平北军,由李义掌之,辖兵两万,乙等营为北郡、辽东郡之守兵,兵力各约一万许,另置屯田兵五万,共计九万大军。
以上便是赵国的全部家当了,其中:甲等之精锐共计九点五万,乙等守卒约七万,丙等屯田兵约一十一万,共计二十七点五万人马。
相较于当日与廉颇计议之时的三十余万,少了好几万大军,此自然是部分老弱被淘汰下来的结果。
而经过整编之后的赵国的大军,很明显丙等的屯田之兵更多了,这也与赵国接下来修养生息的国策有关。另外从甲等兵团的布置也不难看出,集结了三万五千精锐,并有诸多强将加入的代地,即将是赵国重点的攻略对象。
另外,为了收束各地将军的权利,一则,整编后,各地的将军几乎一个不落地进行了属地的调换;二则,赋予了守卒和屯田并更多的自主性,只有战时,主将才能调动乙等和丙等大军;三则,设立了专门的征兵部门,直接对朝廷负责,所征兵力也由朝廷统一调拨,当然紧急时候,主将也有权就地征用。
最后,为了保证各部的战力,在三年内,各部需要不断轮换道代地与胡人交战。
经过三个多月的不懈努力,赵军终于整编完毕,而赵括的长子,也在大军整整编完毕之日,呱呱坠地。
因为整编军队的缘故,赵括早早便出了邯郸城,这边正在进行着最后一只甲等军——陷阵营的授旗仪式,那边宦者令高举着令牌,狂奔着,不管不顾地就冲入了大营之中。
一句“赵妃待产中,请我王速归!”将气氛烘托的异常的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