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简直就是无稽之谈。”我气得差点拍桌子,“这个书生是不是脑子不好使,中邪了吧?!”
“哎,这还真被你说着了,关于这件事历史上其实早有定论,称之为‘黑龙诅咒’,原本这就是一件民间捕风捉影的鬼神奇谈,还不足以为史学家所知晓,但是,没想到这件事传到了康熙皇帝的耳朵里,康熙皇帝圣心称奇,命几个朝中大臣前去调查此事,寻访诗歌中所提到的仙楼,但是没有想到的是,去的大臣最后一个都没有回来,据说最后是山里的村民在河谷里发现的他们,找到他们的时候,他们都已经神志不清,嘴里喊着‘黑龙,黑龙’,所以,民间都传言他们是中了黑龙诅咒。”
“黑龙诅咒?”
“这个所谓的黑龙应该就是指养在怪缸里的黑鱼。”老宁指着照片上的黑鱼说道,“这个故事到底有多少可信度现在还不好说,但是至少有两点是可以肯定的,一是这件事肯定不是空穴来风,皇帝都参与其中,怕是背后有更加不为人知的事情,二是这两件事情只见暗含某种关联,黑龙出世,必然引发多方关注,我想对方此刻已经闻风而动了。”
我点点头,“老宁,你说的有道理,这种恶心的邪术虽然古怪,但是毕竟与我们这件事没有直接关系,可如果这件事背后还牵连到临邛道士,那那些贼心不死的人一定会有所行动。所以,咱们不得不深挖下去啊。”
“欲破诅咒,先寻古楼。”老宁说道,“现在事情的关键在于,有关这个诗歌中的古楼,我得到的消息是少之又少,而且全是七零八碎的,根本理不出头绪。”
“先说来听听。”
“好,那我就先说说我知道的情况。”老宁说道,“你先把这首诗歌记下来。”
说着,老宁从内袋里摸出一张纸,上面抄写着一首古诗:
白雾何茫茫,危楼入云霄。
且看云飞至,蹁跹仙女迎。
莫道尘世远,仙山有真人。
黑龙熬汤饮,骨丹入回肠。
鹤发如童颜,延寿永无疆。
此处云崖暖,雾起似惊澜。
上山仙人引,下山百鬼骑。
醉卧先人榻,沉迷不欲归。
“有仙丹有仙女,这就更符合临邛道士的习性了,估计又是采阴补阴的鬼话。”我看着上面的诗歌思索道,“从这首诗歌的风格来推断,写这首诗的书生可能是即兴创作了这首诗歌,既不合仄押韵和不讲求格律,讲的故事大概与你所说的相吻合,我也看不出什么端倪。”
“我倒是觉得上面有两句诗特别有意思。”老宁笑道,“此处云崖暖,雾起似惊澜。这一看就是在说当地的地理和气候情况,而且应该是写实的。”
我点了点头,说道:“有道理,可是就仅凭这两句诗我们也判断不出这是什么地方啊?毛主~席倒是有句诗,惊涛拍岸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总不至于这是在大渡河边吧?”
“那倒不是。”老宁摇了摇头,“当年康熙皇帝派出去的人全都中了邪,这件事情在民间人心惶惶,所以最好了解这件事情的人,都遭到了灭口,康熙皇帝痛下杀手,既是为了防民之口,也是为了保守秘密。”
“所以,有关当年的线索已经很难找到,但也并非全然消除,毕竟历史总会留下蛛丝马迹的。”老宁神秘地笑了笑,“事情既然是朝廷行为,必然牵连许多,所以仔细翻阅地方志就会发现,关于这个传说民间还是有很多演绎版本的。”
“那你找出些头绪没有?”
“还在找,这些民间传说多半夸大其词,不能全信,但有道是兼听则明,我把几个地方的版本对照起来看,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所有地方无一例外地全都在江南,而且此处都雾,附近有大湖。”
“江西的鄱阳湖、江苏的洪泽湖、还有湖州的太湖,都是大湖,也同属江南地区,每个大湖附近光是地级市就好几十个了,怎么找啊?”
“你先别着急吗,线索我还在一步一步地查,相信只要功夫深,总会有水落石出的时候。”老宁心平气和地喝了一口茶,说道:“其实不光是这一句,下面这句上山仙人引,下山百鬼骑,也是颇有深意的。”
“仙人引路可以理解,百鬼骑是什么意思?从字面上看,难不成是骑着鬼下山?”
老宁摇头道:“不是不能说,我所掌握的资料十分有限,这些夸张的描写在诗歌中一般都是有典故的,或许从中能找到一些鲜为人知的事情。”
“你也别太着急了,这件事毕竟相隔的年代很久了,而且仅凭一首虚无缥缈的诗歌来寻找线索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和精力,甚至,还得动用一些特殊的手段,怎样考证、怎么验证,都是很复杂的,非一日之功。”
“你说的我知道,我也知道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你刚刚说的特殊的手段到底是指什么?”我好奇道。
老宁又是狡黠的一笑,说道:“我倒是觉得,咱们与其大海捞针,倒不如借助别人的力量。”
“你说说那帮制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