闯贼的老营兵很难容下关宁军,而鞑子的八旗兵,现在的摄政王多尔衮也还没有给吴三桂安排好什么好位置,想来投降这两方,关宁军都得做前锋,当敢死队,还真就不如跟着朝廷混,给朝廷当嫡系,南下好吃好喝,继续捞银子呢。
朱慈烺就是这个打算,关宁军这三四万人只要收编好了,不管是南下,还是入阳神出云国,那都是近乎无敌的存在。
那时候凭借这一支军队,江南方面看着扛着刀的朱大太子还不得乖乖听话交银子,凭借军队,朱慈烺南下就不是空壳,不会成为傀儡,甚至这一支军队分出一部分人,还能远征出云国,把这只有二十多万人口的小地方,无声无息的插上大明的旗帜。
要是吴三桂有朱慈烺这种战略思想,在北京城破之前拥护崇祯帝南下,他吴家早就一生荣华富贵了,又何必落得历史上那又臭又烂的名声。
不过吴三桂要真有这本事,也不会在康熙手上吃那么大亏,三藩之乱前,吴三桂在云贵数十年的积累,才知道反,结果几下就给满清朝廷弄的扑街了。
“我父皇也是知道南迁重要的。”点头,朱慈烺认真的看着吴襄道,“所以这几日就要传密旨给王永吉和令郎吴三桂,命关宁铁骑,从天津卫南下!而同时命冯元彪准备大海舟两百艘,水师数千人,前去登莱护驾。”
“什么,陛下都已经安排妥当了?”吴襄闻言心神一跳,“那朝廷之中的诸位大臣,可是都已经同意南迁了?”
吴襄才刚见过崇祯帝一两日,还不懂崇祯帝的脾气,还真以为崇祯帝是那种能够独断朝纲的英武皇帝,殊不知其实南不南迁的,还不是因为崇祯皇帝想要甩锅才没有促成。
“这是密旨,提督,既然是密旨,那就得看一个密字了,朝中衮衮诸公怎么会知道陛下的心思。”看吴襄没有生疑,朱慈烺就开始忽悠了,“朝廷南迁的打算必须得秘密传信,否则一但走漏了风声,李自成就得派出他老营兵里的轻骑兵从西安出发过来围堵阻拦,同时在山海关之外的鞑虏也显然不会放弃这次机会,到时候别说南迁,没弄好就得给这两家联手起来包了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