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七郎跟老贼赌头争印,日抢三关,夜夺八寨,插枪镇草桥,一天就收复了大宋朝的边关失地上百里。可以说就这一仗,七郎天下闻名,南北兵营里都传遍了。七郎回到益津关城,二帝大排筵宴给七郎庆功。这一仗你打得漂亮哇!赏这个,赐那个,珍奇异宝无数。酒过三巡,七郎可就说话了,万岁,我什么都不要,我就要潘大帅的那颗帅印。这才把自己怎么跟老贼赌头争印这件事给端出来了。皇上也算公道,降旨免去潘洪招讨使之职,加封令公为前军统帅,出征北国,讨降书要顺表。
等到第二天,君臣升帐议事。曹老千岁是主帅,在当中落座,高怀德和杨继业两位副帅一左一右在帅案的两边落座,万岁爷和八王千岁在一旁设座,再往下是文武名臣宿将,各自排列两边。大家伙儿商量下一步咱们该怎么办?如今边关失地都收回来了,可是北国的几十万大军就在界河对过儿,看意思,这场大仗是少不了了。咱们过不过河?曹彬昨天就分派了几十个流星探马,出去打探消息,说北国大军主力在易州驻扎,连渤海五国抽调来的人马算在一起,是十五万。那么这一趟二帝御驾亲征舍得本儿,随军也是二十万的禁军精锐。雍熙天子赵匡义一听,“哦……北番六国的乌合之众,才刚到十五万哪?哈哈哈哈……曹老帅,那要这么看,咱们这一仗要想得胜可是不难哇。我这儿光京城调拨的禁军就是二十万,再加上原来边关要塞各处的守军,何止二十五万呢?就算是靠人来垫,咱们还多着不下十万人哪。那么依朕的意思,干脆咱们过河去打他们去!”嗯?老帅一听皇上这话,心里头自然是不乐意,人多也不能拿人垫哪,你不顾士卒们的死活,我不行,我是主帅,我得想法不战而屈人之兵……令公这时候就出主意了,趁着这几天北国大军还没什么动静儿呢,咱们也别闲着,先派出去快马到周边要塞借兵。曹彬和高怀德都很赞成,圣上降旨,老千岁派下将令,头路派出长平侯高钰高君佩到代州去搬请杨家四兄弟;二路,又派贺令图到太原府去把他的父亲老将军贺怀浦调到三关前来听用;三路,派出永平侯高琼高君宝到沧州调请横海侯曹海、靖海侯米信前来边关助战。三路兵兵合一处拢共就得是五六万,凑到一起这就是二十五万的大军,这样儿的话,方能有胜算在握。
书说简短,过了三天,边关以外还是不见动静儿,三位老帅有点儿急了,这北国天庆王、萧后到底儿是如何打算的呢?二十万大军人吃马喂,后方粮草催运是个大事儿。更何况这是御驾亲征,随军的太监、宫女不老少,不但说有武将跟着,文官也得跟着不少人,好随军处理一些个六部的公文,阅读奏章……这些人吃的、用的都不能节省,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要是说这仗打起来好说,不见仗老这么耗着,可不是事!老千岁曹彬正着着急呢,有探马来报,说辽国的大军已然拔营起寨从易州的岐沟关往南可就下来了,今天在离界河三十里地玄武关前得胜坡安营扎寨,连营横着拉开了足有三十里地,天庆王和辽国三军主帅韩昌的旗号挑在了得胜坡大营的辕门,看来是要跟咱们在河畔决战。哦?再报再探。工夫儿不大,有草桥口的守将回关呈报,辽国大元帅韩昌的亲笔战书送过来了。好!曹老王爷拍案而起,就等着你这个呢。三位老王爷把战书接过来看了一遍,无非一些冠冕之语,最后约定次日在草桥口前两军决战。曹老王爷和两位副帅商议了几句,又跟皇上、八王一对,当即批了回书,叫人给送回北营。这边儿刚刚办完,又有探马回报,说代州观察使杨延平率领边关的守军前来报号参战。嗬!老令公的脸上很得意,三路调兵,就我的四个儿子来得最快。这都得说令公平日里的教导有方——战事刚一开始,大郎他们哥儿四个就已经开始着手迎敌的准备了,整修战械,命令军士先把兵器都磨快了,日夜赶造弓箭,每日加紧训练,随时都能出征。前天晚上高君佩带着圣旨快马赶到代州,全军收拾了一晚上,委派了把守边关的将士,哥儿四个和高君佩第二天一早就上了路了,行军两日,就到了益津关前。令公和六郎、七郎弟兄四个出关迎接这哥儿四个,到今天,八虎算是凑到一起了,父子兄弟相见,喜出望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