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已经做的非常完善,国民的版权意识很高,词曲作者受人尊重,如果能创作一两首热歌,收到的回报足以让他们这辈子吃喝不愁。
但是在三十年前,情况完全不同。虽然制定了一系列制度,但当时人们的版权意识淡薄,有制度不执行,形成了所谓的潜规则,久而久之,导致音乐创作环境极其恶劣。歌星在台上风光无比,一场演出几十万上百万,但是作词作曲家却只能拿几千块钱,收益完全不平衡。
有些拿过金曲奖的作词和作曲家,尚且不能依靠写歌赚取生活费,更枉论那些底层的写歌人。
尽管有不少人摇旗呐喊,要国家加强制度制定,强力打击盗版,扶持作词作曲家民间组织,共同维护音乐版权。但是当时的整个大环境如此,不仅是音乐作品,其他的知识产权都受到此类困扰,只是音乐更加严重而已。
由此带来的恶果就是,华语音乐圈子的金字塔直接从底层崩塌,老一辈的作词作曲家纷纷另谋生计,新人进来的又越来越少,歌坛失去了生机和活力,歌手们翻来覆去地演唱那些老歌,音乐产业持续低迷,产值一降再降,几乎要回到建国初期。
最后终于惊动中央,出台了扶持文化产业的法律法规,其中重点发展音乐产业,建立完善的音乐工业产业链,打击盗版,维护知识产权,特别是扶持全国音乐版权业的行业自律团体——中国作词和作曲家协会。该协会吸收了许多老一辈的音乐人入会,这些老一辈的音乐人深受盗版侵权之苦,虽然年岁已高,但却热情高涨,尽职尽责。用他们的话说,这是功在千秋的好事。
经过几十年的整肃规范,国内的音乐创作环境焕然一新,创作者的收益现在基本由中国作词和作曲家协会根据相关版权法律来维护,并且与国际接轨,通过与外国音乐版权保护组织签订互惠协议,在全中国管理世界各国音乐创作人的作品在中国的公开演奏权。目前,已经有超过147个国家和地区的275万位音乐人的作品通过该协会受到保护。
受益于完善的制度保护和组织协会的强力监督,音乐创作人争取到了更多应有的权益,给音乐产业注入了强劲的活力,特别是近十年来,音乐市场进入了快速复苏崛起的时期,不断有新人投入音乐创作行业,凭借极大的创作激情,迸发出耀眼的光芒,优秀作品不断涌现,由此带动音乐市场越做越大。在整个亚洲,华语音乐正在不断扩大她的影响力,并由此带动了中华文化的传播,学中文,说中文成为全世界的一股热潮。
这些年里,词曲创作人可以说是最大的受益群体之一。比如一首流行歌曲,它在捧红歌手的同时,可以为词曲作者带来一大笔收入。首先是作为邀歌的一笔稿费,这笔费用不高,一般在5000-80000元之间,但这不要紧,因为大头收入来自于后续的出版发行、商演、有偿播放等方面的收益,作词作曲者可以按照约定的固定比例从中分红,比例一般在2%-8%。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