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我们曾经错过了两次见面的机会!我曾经在你上次到洛杉矶地时候让柯林斯留言给你。可是你却过于珍惜自己的时间!”老人似乎是等了我很久的样子遗憾之余他竟然主动地站起身帮我们泡了两杯绿茶。
“你们今天给了我两次惊喜!”当德鲁克听到为我们充当翻译的朴慧姬流利的荷兰语时老人为了能真切的感受到家乡地味道竟然要摘下自己地助听器来和她交流。
老人和朴慧姬对荷兰的回忆暂时地打消了我刚才的尴尬其实我并不是不想早点儿见到这位大师只是前两次都像他说的那样当我收到他的邀请时。我却不得不用他自己的言论来做借口因为大师说过只有一个能正视自己时间的管理者才有资格去追求效率。
“说说看你能让我学到些什么呢?”老人同样是个很正式时间的人所以他只是和朴慧姬激动了没几分钟。便很理智的把注意力重新集中到了我身上来。
老人之所以能成为大师中的大师。不是因为他把自己装扮得有多么神秘恰恰相反。无论是曾经的全球第一ceo杰克-威尔奇还是世界家具帝国的皇帝英瓦尔-坎布拉德都曾经收到过他的邀请。和一起吃餐午饭都要好几百万美元的巴菲特不同老人虽然同样珍惜时间但他却更渴望从自己邀请来的这些人身身上学到些什么尽管他已经是八十岁高龄的时候才见到比尔-盖茨尽管那个时候他已经是二十世界硕果仅存的一位哲学家。
如果我猜的不错老人现在关心的正是我思考了很多年的关于亚洲家族式或者类家族式企业的物质存在形式。由地域地限制所生成的传统文化的差异以及亚洲社会近代变革普遍晚于西方资本主义社会。所以在工商业的展上相对落后的亚洲出现了一批烙有宗族式展印记地家族企业。
虽然家族企业是历史展的必然但由于东西方之间的文化差异以及亚洲传统文化几千年来形成的巨大惯性使得亚洲地家族式企业与西方传统意义上的家族式企业又有很大的不同。习惯上。我们提到洛克菲勒、杜邦或者是罗思柴尔德的时候更多的冠以家族两个字但在亚洲我们提到新鸿基、和黄或者是淡马锡的时候。却总要在它们的后面缀以“系”这个带有亚洲传统特色的字眼来和欧美传统意义上的家族式企业相区分。
这主要是因为欧美各国的家族式企业大多都是由同一个姓氏组成松散地联盟式梯队而在亚洲像和黄或者是我一心打造出来的绍基则更多的是靠对相关联子公司的控制力来进行编队。在欧美或许三代几十人以上才可以称为家族但在亚洲尤其是在香港像我们家这样只有一男一女却控制着数十个卫星家族的才真正符合亚洲意义上的家族式企业特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