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一直有一个巴统存在,这个巴统的一个主要工作,就是对内地的先进技术进口,进行严格的限制。巴统解散之后,后来又有了所谓的瓦森纳安排。
陈兵重生前,不少内地企业被上了灯塔实体企业制裁名单,那不过是灯塔已经黔驴技穷之后使出的最后手段罢了。
从高端机床、超级计算机到各种材料、设备,不管是不是真正的民用产品,其实只要足够的技术领先。
即使有些机床、计算机被特批进口到了内地,在设备使用上却还有很多的限制,只不过这种事情,经常拿出来说罢了。
这个PAS2500和尼康的光刻机比起来,肯定是落后了,但也是能够做到亚微米级的。
这个光刻机的核心技术虽然已经是属于英豪半导体公司了,但却是在荷兰进行生产的,而且用了大量的西方零部件,肯定是在巴统的禁运设备名单之内的,陈兵从头到尾,就没有急于引进到内地来的打算。
阿麦这个项目,说穿了,就是陈兵在借助全球的半导体产业链,进行光刻机技术研发的平台,是为了去争夺那些垄断技术所有权的,以免被西方通过各种无形资产的垄断,造成持续的挤压。
至于内地的半导体设备发展,陈兵却是需要进行另外的布局。
早在两年多前,陈兵就在沪海设立了两家半导体设备公司,一家是PBH独资的半导体设备公司,一家是英豪、PBH、沪海三方合资的启航半导体设备公司。
PBH半导体设备公司的技术基础,主要是来源于PBH之前收购RCA半导体部门获得的那些相关技术,然后市场端是从清洗设备等相对技术含量低一点的领域开始切入。
因此这个公司在设立之初,不少的技术人员,都是从灯塔那面过来的,然后又招纳、吸收了许多内地的技术人才,才搭起了这个半导体设备公司的技术框架。
至于启航半导体设备公司,则是一家专注于光刻机的公司,不仅资本是由英豪、PBH、沪海三方面进行的合资,技术来源其实也是三方拼凑出来的。
从技术基础能力上看,其实这三个出资方,当时在光刻机领域,都没有什么特别成熟完整的技术基础,真的是硬着头皮先把框架搭起来而已。
这两家公司设立的时间点,是在1983年的年底,那时候英豪的半导体布局其实也是刚刚在展开,无论是资金实力还是技术实力都非常的孱弱。
英豪是在1982年才开始在特区设立第一家半导体工厂的,当时只是引进了RCA一条旧的电视机IC生产线,作为英豪布局半导体业务的起点。
到了1983年,英豪终于收购到了RCA的半导体部门,算是刚刚有了比较完整的半导体领域基础技术,当年底就跑到了沪海,投资了英豪的第二家半导体工厂,同时设立了这两家半导体设备的公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