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远处的商家大妈有点恶狠狠地瞥了一眼王老。
他们本来朝这来是要买登山杖,但是被那个死老头给搅黄了。
“各位,登泰山就像是读一本书,它向你娓娓道来华夏民族几千年来的文明发展,登泰山也像是浏览一幅画,它向你展开一副蕴含深厚文化积淀的绚丽画卷……”
四通的段总说道。
“还是段老板文采斐然啊,让我现在都迫不及待地登泰山咯。”
从泰山脚下,孔子登临处穿红门,众人一口气来到明朱棣皇帝所建的万仙楼。
众人休憩了一下。
发现因为装货晚很多的那群山脚下的挑山工已经赶上来了。
而且越过他们休憩的凉亭。
他们都没准备休息一下,挑着那么重的货。
而且,他们挑货上山的姿势很奇怪
怎么奇怪,他们不是直线向上,而是很奇怪。
李均也观察到了。
挑山工一只胳膊搭在扁担上另一只胳膊随着步子有节奏的一甩一甩,他们的路线是折折尺形的从台阶的左侧起步,斜行向上,登上七八级,到了台阶右侧,就转过身子,反方向斜行,到了左侧再转回来,每一次转身,扁担就换一次肩膀。
他们这样折线向上登,走的路要比他们多得多,奇怪的是他们花的时间并不比游人多。
“他们为什么要折线行驶,如果不是折线行驶他们岂不是很快,但肯定没这么简单,你们有谁懂这里窍门吗?”
这里的人不是科技院里出来创业的就是教师下海,大多不知道。
但是农民出身搞猪饲料的希望集团刘家兄弟自然知道。
刘家老二说道:“我以前干农活,挑大粪的时候倒也是会这么做,他们这样曲折向上登,首先不会使挂在扁担前头的东西碰到台阶,还可以省许多的力气,因为担了重物,如果照一般登山的人那样直上直下,膝盖会根本受不住的,虽然路线曲折,使得路线加长,但是那些会使得他们省力气。”
“原来是如此。”
众人点头。
接着众人继续开始攀登泰山。
很快他们就撵上那群挑山工了。
“老乡,你们辛苦了。”
王老跟黑黝黝的挑山工汉子们招呼了一声。
“哈哈,不辛苦,我们山民就是靠这吃饭的。”
山民们咧嘴地笑道。
泰山会成员再经壶天阁,过步天桥,不断拾阶而上。
一路风景一路歌。
两旁山路上不断展现变幻不定的泰山景色,巍巍松柏,遮天蔽日,气势如虹向游人们展示了古松虬枝千百年扎根于山石上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坚韧毅力。
两旁山崖上还留下了无数帝王将相和诗人登临泰山的印记,无数文人墨客在泰山石壁上进行立碑刻传,不同的朝代不同的时代,登临泰山的一路仿佛像是穿越时空与历史名人会晤。
诸多大佬一路品鉴而上。
不知不觉来到中天门。
站在中天门,抬头能仰望山上的南天门。
众人决定再次休憩一会,这爬山实在是太累了,腿脚都酸得不行,李均在这些大佬中年纪是最轻的,一个个大佬看起腿不酸气不喘的样子。
一个个感叹,还是年轻得好啊!
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