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杰,你的这份方案我看了,非常详细,非常有可操作性,如果真的原原本本的按照你的方案落实两年,我绝对相信,当地一定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姚哲将陈康杰的方案放在茶几上,看着陈康杰说道。
“那是,我走村串寨,实地调研的结果呢,当地要发展,交通必须拍在优先位置解决,而且,要做延伸,只要有一条路和中水连起来了,那么当地的农特产品就可以销售到邻省的邵通市,街子那个地方距离草海远,距离节毕和省城就更远,可是,他距离邻省的邵通市,却只有四十来公里......在道路,水电都打通了的情况下,当地要做的就是产业结构的调整,当地种植的玉米,产量不高,而且市场价格还很便宜,根本无法作为增收致富的支柱,我仔细了解过,他们有三条路可以走,一就是发展考验种植,而就是发展果树种植,三就是种植花椒......”
“你是怎么得出他们当地就适合这三种种植的?”姚哲问道。
“姚书记,我虽然没有种过地,我虽然不是农民,可是,我也不会是那种拍屁股就决定的瞎胡闹。我说的这三样,在当地其实都有人在种,只是他们没有形成规模而已,我在走村串寨的时候,看到过一片烤烟地,其烟叶长势非常好,至于果树,当地本来就有种植核桃和苹果的传统,只是每家每户就几棵而已,至于花椒,这也是我从当地长势非常好的野生花椒树得出了结论,当然了,为了科学印证,我也调查过当地的土壤和气候,结果科学证据都支持。他们不管选择哪一种,甚至于民众可以根据土地的形态以及自己的意愿,选择其中的一种。而政府只要引导和解决了他们销路问题,当地就可以发展起来,拜托贫困的面貌。”陈康杰解释道。
“我看你的方案中还提到在当地进行小城镇建设和新农村建设,这又该如何做呢?”姚哲继续问道。
“小城镇建设,当然是增强当地的商业活动能力,甚至于,可以形成一个以这三种农产品为主的批发和销售加工中心,将一些聪明而且有胆识的当地人发展成为为农业和农村服务的城镇居民。至于新农村建设,那就是希望将一些偏远的村组进行搬迁,将他们集中到公路沿线的几个大村里,那样就可以更好的为他们提供必要的公共设施。而且我注意到,当地人对卫生的意识很单薄,而卫生不良是引发一些疾病的源头或者说最扩祸首,所以在进行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要对当地进行卫生整治,最好是督促和培养他们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要做这一切,资金是前提,你说你解决资金的问题,你是打算引进投资商吗?愿意到这么偏僻的地方进行商业投资的企业可不多啊。当地要持续发展,归根到底还是要有利益的持续促进才行,一锤子买卖是很难做到的。”姚哲像是在对陈康杰进行考核一样深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