弄的曹小曦一下就红了脸,然后就发飙了:“齐磊,你能不能教他点好的!?”
“我本来觉得管小北就够不是物儿的了,没想到,他还能跟你学坏了呢!多损啊,让他没事儿就往我家跑!”
“!!!”齐磊一下就惊了,“跟我有毛关系?他自己犯二!”
曹小曦,“得了吧,你!管小北自己都招了,就是你出的馊主意。”
齐磊,“......”
好吧,不再狡辩,只是指着管小北,感叹:“你啊你!你是真行啊!”
反手就把我卖了?你还算个人了?
结果,管小北嘿嘿嘿的装傻,“成了,谢你一辈子!”
齐磊翻着白眼笑骂:“滚犊子!”
摔门而去。
——————
这趟尚北回的,收获还是很大的。
唐海朝、王振东、丁雷、陈方舟,一人给二中捐了一百万,用于支持教育事业。
而且,决定在尚北兴建一个客服基地,把几家的网站客服,还有未来的游戏客服,都搬到尚北来。
说实话,这有点不讲理了。
尽管客服是一个劳动密集型的东西,放在小地方确实能节约一部分成本,是个不错的选择。
但是,放在尚北,尤其还是自建客服基地,真的不省什么钱。
这是东北的地理条件决定的。
后世很多人说,没人愿意去东北投资,是因为投资环境不好,东北人不勤劳,东北人太讲人情关系,东北人排外,东北人才外流云云。
其实,这些真的不是主要原因,甚至是搞反了,前因后果就对不上。
因为什么造就了东北的人情社会,以及投资环境不好,人才外流?
主要还是气候问题!
而且,气侯影响的,并不仅仅是冬天太冷的问题。
首先,建筑成本就比南方高出一大截,公路、房屋全都包括在内。
南方建一栋楼,钢混空心砖就垒起来了。在用红砖的年代,24、37的墙厚就够用。
修柏油路,夯土、碎石基上面就可能铺装路面了。
可是在东三省,要是盖这种房子,冬天人就没了;.铺这种路,撑死一两年就得重修。
在东北,50的墙是基础,甚至70厚的墙。
而且,地基为了应付冬夏温差热胀冷缩,要经过特殊处理,公路也是一样。
建筑成本就高一大截。
就拿建客服中心来说吧,在尚北建一个客服中心,够他们在南方建一个半了。
然后,就是用人成本。
东北小城镇相比沿海发达城市肯定差一点,但是比起内陆的其它地区,其实是没有优势的。
改革开放之前,东北是全国的重工业基地、生产基地、原料基地,高度城镇化,平均生活水平也不低。
这导致开放之后,在人力资源方面并没有优势。
这就好比,京城周边的燕郊、廊坊,工厂的平均工资也就四五百块。可是东北旮旯的尚北,工厂里的工人也要四百块。
而且,在这四五百块之外,还有国家规定的“高寒补助”。
对企业来说,又是一笔额外收入。
除了这些,还有冬季的取暖费用,这可真不是小钱。
就拿30平台的管服大楼来说,一个冬天几十万的取暖费,还是招商局给打了折的。
放在普通人身上,这笔费用就更不可忽视了。
东北人常说,一年的工资,有两个月交取暖费,一个月买越冬御寒的衣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