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水患是非常复杂的一个系统工作,可以说是这个时代科技生产力最高的工程。王雍为此征发了十余万民壮,三十万奴隶,甚至还派遣公室子弟王孟率领五千军士听从其调遣。
手下有了众多人手,孙叔敖便可以大展拳脚,特别是那些大量书院学生,这些人都经受过书院的教育,懂得很多知识,可以协助孙叔敖管理民壮、物资等等。
在治理水患的同时,这些书院的学生也将治理河道以及淮国的地理水文详细记录下来。
这些记录下来的数据,以及治水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也会被归纳总结,整理成册,孙叔敖治理淮河流域的资料以及方法会当做书院传承。以后书院之中也会有学习治水之道的学子。
孙叔敖在用了大量时间对山川河流进行了调查,然后对淮河进行疏浚,并且在淮河下游区域寻找了几处地势低洼处进行挖掘人工湖,同时建造水库。
水利工程的建造耗时长久,同时还需要大量壮劳力,但是完成这项工程之后的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
如果用系统来显示,那么此时的淮国劳役征发至少也是60,钱粮消耗也是80,状态是建设中,无法出兵。
当然如果完成了这项水利工程,淮国同样会得到洪水灾害降低百分之七十,旱灾降低百分之七十,粮食灌溉 80,粮食产量 80的效果,国力增长 20。
孙叔敖在淮河流域挖掘了八座用来蓄水的人工湖,同时建造了二十七座水库,水闸三百七十五座,以及完整的分洪灌溉系统。
整个体系动用了约四十万人,历时八年才彻底完工。王雍将之命名为永安渠灌溉区,祈祷淮国永固安定之意。
这一项水利工程的建造完毕,淮国可灌溉的农田直接增长了数十万亩。同时也让淮河下游几乎不再受到洪水的影响。通过永安渠灌溉网可以将洪水分流成数十個沟渠,灌溉整个淮河两岸。
泗水、沂水等河流也同样被治理,大量水库人工湖的出现提高了淮河流域抗击洪水和旱灾的能力。史载:‘百姓安居,人物殷阜,优赡乐业,百业兴旺,行无螟蜮,丰年蕃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