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仲马还在会上怒斥了迪斯雷利,他认为这小子自从当选议员之后就开始装清高,想把《英国佬改造成牧师们布道用的福音书。为此,他还撂下狠话并提醒大伙儿:“《英国佬之所以能够成功就是由于其本身的时尚小说定位,虽然埃尔德的作品是低俗了点,不适合直接在版面上发表。不过,如果我们一味拒绝一以贯之的多元化原则,像是这么搞下去,我们将来和《布莱克伍德还有什么区别?”
大仲马的强烈反对使得这一次的股东会议草草收场,不过如何妥善处理低俗小说、严肃文学、艺术评论等等不适合统一放在《英国佬版面上文章的问题依然还在那里。
正巧海涅提到了埃尔德的事情,亚瑟瞥了眼桌前散乱的学术论文,脑子里忽然迸发出了一个新的想法。
根据学术会议的惯例,这里的学术报告理应整理成册统一发表。
而小小的哥廷根却没有一家像样的出版社,因此这里的教授讲师每每想要发表学术论文,只能去投柏林或者慕尼黑等地的学术期刊。
这样一个好机会,与其便宜了别人,为什么不交给《英国佬呢?
当然,这不是要在《英国佬这样的文学杂志上发表科学论文,而是仿照当初创立副刊《经济学人的方式,再创立一份新的杂志。
《经济学人当年虽然只是一份寂寂无名的新刊,但是由于有密尔等伦敦大学系经济学家的积极投稿,很快便从《威斯敏斯特评论和《爱丁堡评论等自由派政论刊物的手中分割到了他们的读者基本盘。
而坐拥全欧电磁会议成堆学术报告的《英国佬,不仅能够得到向全欧洲率先宣布电阻概念的殊荣,更能够凭借高斯、法拉第、安培、奥斯特等人的名气来打开科学期刊的市场。
相应的,埃尔德的佚名低俗小说也应该单独拿出来,放在一份新刊中进行连载,这样既不会损害《英国佬的声誉,将来出了事也能及时切割,就如同那家用来处理外交部资助款的空壳银行一样。
而且,这样的垂直化经营策略孵化出的新刊物,也有着不同的妙用。
《英国佬主要面对的是中等阶层,《经济学人的观点则面向伦敦金融城和白厅街,低俗小说大伙儿都喜闻乐见很能赚钱,而科学期刊就更了不得了。
至少对于德意志科学界来说,掌握着权威科学期刊就代表你掌握了无数学者升官发财的道路,毕竟在德意志教育界,衡量学术声誉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看你在权威期刊上发表过多少篇论文。至于在英国和法国,虽然对学者发表的论文没有硬性规定,但是大伙儿私底下还是会将其作为一个重要指标来看待。
皇家学会的学者们闹着要改革体制,不就是因为他们发现有许多学会成员不曾在《自然年鉴上发表过自然哲学论文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