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前年从韩国得到了少府的造弩技术后,少梁结合自身‘国小民寡’的国情,决定充分利用造弩技术的优势,创建弩军,以‘远程制敌’为备御战争的总方针,尽可能减少每一场仗的伤亡。
于是,隶属东梁军的韦诸、伍康二营前后被改为弩军,若非少梁目前承接了秦国的造弩订单,要为秦国打造共计五万把强弩,章贲、杜良二营至少有一营今年也会被改为弩兵营,只留一营步卒。
可话说回来,弩军虽然在防守、进攻两端都有不俗的表现,但它本身防御能力却十分薄弱,一旦被敌军近身,那就是一面倒的屠杀。
那么如何避免呢?
为此,翟虎、李郃以及包括郑侯、华贾在内的诸少梁将领曾展开讨论。
除李郃以外,几乎所有人都主张强化进攻端的能力,比如让弩兵们射地更准,唯独李郃反其道而行,主张让弩兵强化防御端的能力,比如训练弩兵的体能,以便弩兵在战况不利时逃跑;再比如让弩兵训练近身搏杀,以便在敌人近身时用短剑杀死敌人,存活自身。
这一番言论,当时可是惊呆了翟虎、韦诸、郑侯等将领。
弩兵不训练如何更精准地射箭,居然要训练体能、训练近身搏杀?这还是弩兵么?
这话看似好笑,但李郃也有他的道理。
须知用弩不同于用弓,优秀的弓手需要不断训练,要靠成千上万支箭去‘喂’出来,但弩手不同,只要半天工夫基本上就能掌握要领,虽然后续不断的训练也能有所提升,但提升不大,远不如弩具更新换代一次来得大。
或有人会问,弩兵真的不需要练习精准度么?
答案是需要,但并非必要。
少梁奇兵需要训练弩射的精准度,因为他们近距离狙杀敌人,往往只有一两次机会,然后就要转移,但集团作战的弩军不同,五千弩兵一同发动齐射,用的是覆盖式的对敌打击,只要确保能够将箭矢射到某个区域,个人的精准与否在李郃看来其实并不是很重要。
一次五千人的齐射射不死敌军,那就再来一次!
五次不够就十次,大不了一场仗用尽一百万支箭,这总能射死几万敌军吧?
倘若说其他国家打仗,大多是用人命堆砌胜利,那么少梁就是借助远超敌军射程的弩具,用几百万、几百万的箭矢去堆砌胜利,这就是李郃‘远程制敌’的主张。
既然已经确定用这种利用后勤碾压敌军的战术来取得战争的胜利,那么少梁的弩兵自然就不需要过多地训练弩射的水平,省下的时间就可以用来打熬体力、训练近战能力。
按照‘木桶原理’,补上了体能以及近战能力的少梁弩兵,虽然日后可能无法具备韩国弩兵那样指哪射哪的毁敌能力,但绝对可以成为战场上存活几率最高、最难缠的弩兵,就像他对少梁奇兵的训诫那样:活着,才能杀死更多的敌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