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9月,新创业电子联合飞利浦公司注册成立新飞科技公司在香港挂牌成立。
这家新成立的公司,创立的起始点就超过了绝大部分的企业,可谓是含着金汤勺出生的豪门贵子。
新创业电子注入了CD唱片机相关的100多个核心专利,而飞利浦公司则注入了价值5000万美元估值的生产技术和设备。这家公司初创,注册资本既高达1亿美元。
与此同时,两家巨头联合给新飞科技担保,让其在银行的初始信用额度就高达2000万美元。即使其注册资金有点灌水,但打个折扣。这家公司的估值,最低限度也不会低于5000万美元。
在81年拥有1亿美元规模的企业,不仅仅在国内是庞然大物,在香港也绝对是一家大型企业。
而这家大型企业注册成立之后,却只招商业运营人员和研发人员,却并不打算自主建立工厂,而是在林棋的建议下,飞利浦公司同意把生产完全外包给中国的代工企业。
也就是爱卡电子和新爱电子为首的两大新创业电子的御用代工企业,这两大代工企业在容健的管理之下,形成了良好的互补。爱卡电子能够从香港获得融资,以及进口海外的生产设备和原材料。而新爱电子则充分利用国内廉价土地、人口、资源、物价红利,大量订单转嫁到国内的工厂生产,而管理方式则按照香港这边的资本主义奖惩(剥削)制度,在质量不低于香港的情况下,出厂价往往大幅度的削减。而降下来的成本,自然转化为毛利率的提升!
也许再过几十年,这种生产模式被指责为血汗工厂。但在80年代,这绝对不是血汗工厂。新爱电子的国内工厂的员工工资,仅相当于香港那边的三分之一左右。但跟全国平均收入相比,新爱电子的人均月薪已达600元,而国内正常的月薪不过是60元,也就是说,新爱电子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下,是绝对是让人羡慕妒忌恨的体面职业,而不是血汗工厂。
正所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这样高的收入,再配合严格的质量管理和压力,自然让深圳这边的代工厂,爆出巨大的潜力和效率。
飞利浦公司的代表柯慈雷这段时间,就是来到了深圳,亲眼看着CD唱片机和光盘的技术图纸和CD唱片机样品,交给了新爱电子厂。用不了一周时间,新爱电子厂已经培训数百名工人,组成了并不算先进,却能立即投产的组装生产线。
“你们……是怎么做到的?”柯慈雷难以想象,生产流水线还在荷兰那边预定,预计至少要半年后才会抵达中国。但是,这种工人却似乎不需要流水线,靠着对于对于机械结构的熟悉和生产经验,用做简陋的生产方式把几百个零件,组装成产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