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的时间并不算一个太长的时间,但对于此时的韩非来说,三年的时间改变了太多,一切都已物是人非。
看着陌生而熟悉的新郑,韩非的神情有些恍惚,似乎有回到了三年的那个下午。
三年前,他怀揣着梦想,告别了自己的亲人,舍弃了最为优渥的生活,选择了外出求学。
他知道,如果一切不做出改变,即使他当上韩王也不可能救得了韩国,为了寻找可以拯救韩国的方法,他以十四岁的年龄,辞别双亲,去到了远在千里之外的临淄。
好在稷下学宫的生活虽然远远比不上韩王宫的生活那般安逸,但对韩非来说,那样的日子无疑是更为充实的,甚至一度让韩非相信,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救国的方法就在稷下学宫。
他看到了韩国的希望,但这个希望破灭的太快,在他还没有真正找到挽救韩国的方法时,韩国就已经被灭了。
被灭的方式极度可笑,除了当年燕国百姓自己带来齐国的军队摧毁自己的国家这件事情之外,韩国的灭亡无疑是最富戏剧性的,举国上下,二十万大军,战死者甚至不足一万,上至韩王,下到普通士卒,竟然都选择了投降,以一种最屈辱的方式被覆灭了社稷。
他看到了希望,并已经在朝着这个方向而努力了,可是回首间,却发现那个让自己为之奋斗的国家却没了。
这件事情对韩非的打击之大,让他一度都对这个世界绝望了,那是国破家亡的伤感,同样也是理想破灭的绝望。
好在韩非最终还是恢复过来了,他的智慧很快在一件事情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不同于韩宇,当韩宇看到了一丝复国的希望时,根本不顾其中的成算与凶险,孤注一掷,最后落得一个壮志未酬身先死的结局,连带着还连累了他的生母。
韩非的智慧就在于,无论面对什么情况,他都可以找到一种最合适最有用的方法去应对。
在韩国已经被覆灭的情况下,他想到的不是如他四兄韩宇那般去复国,而是想要试着去了解秦国。
想要打败敌人,在壮大自己的同时,对敌人的了解同样重要,所谓知彼知己正是如此。
当荀况得到秦王的手书时,韩非就已经下定决心,不惜一切代价回到新郑,去观察秦国,去研究秦国,为了能够从中找到打败秦国的方法。
“老师,听闻不久之前新郑的一场动乱使得新郑内的贵族十不存一,更有许多地方在战火之中化为了废墟,可是现在的新郑看起来,不像是才刚刚经历了战火的样子。”与韩非同行的一位少年对身前的一位老者问道。
“这就是秦王的手段,这次叛乱看似杀的血流成河,但死的是什么人,却被秦王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带着两个弟子提前来到新郑的荀况看着并不比繁华依旧的新郑,也是大感错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