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这三个理由针对耶律楚材的三个敛财渠道而来,样样都是切中要害,莫说群臣,便是赵与莒也是连连点头。耶律楚材的方法不可说不好,但是,他的方法同时也有巨大的风险和隐忧,这也是赵与莒在上午不肯立刻拍板决断的原因。
见天子对自己的质疑表示认可,郑清之心中微喜,然后诚恳地道:“耶律学士,谋国不可不谨慎,执政不可不兼顾,此三策实非善策,还请罢之。”
耶律楚材捻着美髯,却没有露出半点惊慌之色,他扫视众位重臣一遍,见赵与莒向他点头,他这才开口道:“陛下,诸位上官,郑尚书所说,乃老成谋国之语,实为金玉良言,下官得蒙教诲,受益良多。”
众人听他这般说,便知道他并没有死心,也不曾放弃,虽然开口夸赞郑清之,却不过是欲抑先扬罢了。因为这三策事关重大,所涉及的钱财金额,更是相当于大宋年入的五分之一,故此众人不敢不仔细思考。
果然,耶律楚材接着又道:“虽是如此,但这事间万策,皆是有利有弊,陛下亦曾有言,为政决断,不过是权衡利弊,利大于弊,虽万人所责亦可行之,弊大于利,虽天下皆劝亦不可从之。”
“下官敛财三策,虽有诸多弊端,仔细权衡,却是利大于弊。下官学识浅薄,所见其利有六。”
众人都是微微一笑,郑清之找出三条弊端来,耶律楚材就寻出六条利益来,针锋相对之意,已经是昭然若揭了。只不过不是数量多分量就重,他所说的六条利益是否大于郑清之所说的三条弊端,还要看他如何解说才行。
“国不加税,民不沸怨,钱财自丰,此其一利也。”
“调活死钱,勾通有无,加速国建,此其二利也。”
“正肃民意,宣扬爱国,收揽人心,此其三利也。”
“移风易俗,教化百姓,变害为宝,此其四利也。”
“改造商贾,引导财货,增加生计,此其五利也。”
“开天辟地,创新进取,为后世法,此其六利也。”
就象群臣所想的那样,耶律楚材的六条利益完全是针对郑清之所说的三个弊端而来。他认为他的三条策略可以不加赋税而充裕国用,可以让储着的死钱变成流通的活钱,加速大宋建设,可以宣扬爱国,让百姓意识到国家建设与他们个人利益息息相关,可以让原本无绪而危险的赌博业纳入国家的管理之中,变得有秩序有节制,可以增加就业,引导商贾从盲目逐利转向义利并举,可以为后世树立一个开拓创新而不因循守旧的榜样。
接下来,他又谈了对郑清之所说的三弊的解决之道。象是其余地方出于官员功利之心而效法,他提出将这三策的发行权收至中央,由朝廷主要是户部出面调查、研究和决策,再经朝议通过、天子加玺,才决定是否要通过这些方式来为某地方建设募集资金,这就杜绝了地方官吏为一己政绩而私自推行三策的可能性。再如担忧小人胥吏利用此策为己谋私,耶律楚材的建议便是加强司法系统的监管,同时发挥报纸的宣教作用,让这政策深入人心:“使百姓皆知其情形,胥吏便不可从中营私以自肥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