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看向曹化淳,询问道:“怎么?你有其他的看法吗?”
“没有别的看法,只是对赵文的来历颇知一二。”曹化淳看了看温体仁,又接着道:“关于赵文的来历,我曾经让刘长富调查过,毕竟一镇总兵尤其是宣镇总兵,用人不得不慎重。
经过我的调查,我知道了赵文的来历。
这个赵文原本是龙门堡附近一个村庄中土财主的儿子。
天启七年时,鞑子入寇,整个村庄被洗劫,他也被鞑子俘虏。在被鞑子带到草原之时,被一伙边军所救,这伙边军如今正是他的手下,也就是赵大牛他们。”
“不对吧,曹公公,赵文如果真是那个土财主的儿子,为什么在户部的户籍当中所没有呢?
他的父亲姓甚名谁?他的母亲呢?他的亲戚朋友呢?为什么户部当中没有任何记载呢?”温体仁眼冒精光,咄咄逼人。
曹化淳也不甘示弱,直接道:“户部的户籍是个什么样子我不清楚你还不清楚吗?
整个大明有多少人口你清楚吗?户部的户籍有多长时间没更新你不清楚吗?”
曹化淳早就和赵文绑在一条绳上了,赵文如果倒了的话,他绝对落不着好,所以曹化淳就出口替赵文辩解。
反正如今户籍都已经烂的不成样子,就算是费尽功夫查,也不会查出什么来。
温体仁一听这话,被曹化淳噎的说不出话来。
曹化淳这番话倒也没什么问题,崇祯年间的户籍基本上都已经很多年没有更新了,漏掉的人也不是一两个。
毕竟更新户籍这种事可是非常浪费时间和银子的,而且也没什么收益。这些官员自然懒得更新户籍,只要大体上差不多就行了。
别说是温体仁不知道,就连掌管户籍的官员都不清楚户部的户籍有多长时间没动过了。
“温阁老,我不知道你为什么要如此诋毁赵文赵总兵,难道你是眼红他的功劳?”曹化淳一步不让,直接顶了回去。
温体仁见此,不仅没有恼怒,反而冷笑起来。
“呵呵,我不知道曹公公在赵文那里弄了多少的好处,但是白的永远都是白的,黑的永远都是黑的。”温体仁说着就从袖子中取出一封折子,交给了旁边的小黄门。
小黄门拿着折子,走到崇祯的身旁,将折子放到了崇祯的御案上。
崇祯看着这个折子,随后看了起来。
曹化淳站在一旁,积极的往折子上瞟去。
可是折子被崇祯挡的严严实实的,曹化淳根本就看不到。
片刻之后,崇祯放下手中的折子,脸上逐渐露出一丝凝重之色。
崇祯指着御案上的折子,看向温体仁,“这些东西你是从哪里得知的?”
温体仁道:“回陛下,这里面的东西都是我派人去宣镇,一点一点的打听出来的。”
崇祯从椅子上站在了起来,在御案后方走来走去,脸上满是阴沉之色。
温体仁的这封折子上的内容是赵文大体上有多少兵马,手中武器的威力,以及宣镇如今的规模。
“皇上,赵文这厮从去年开始就从宣镇消失了,一共消失了将近一年的时间。
虽然这件事被他们隐藏的很好,可是我派出的人一直盯着总兵府,在那段时间中,赵文根本就没有出现过。
而且不仅如此,在赵文消失没多长时间之后,宣镇就又开始征兵,这次的征兵数量庞大,足足有十万人。
再加上赵文之前的人马,恐怕已经有十六七万了。他征这么多的士兵干嘛?
再还有,他消失的那段时间到底是去了哪里?他到底想要干什么?陛下,此事不得不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