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翰林院编修,属于翰林院内的六品官职,职责是编修古籍,诰敕起草,史书纂修,经筵侍讲,公认是最容易出成绩的地方,而且能获得修书注传的名望。
大吴朝天子,有意修订大吴宝典,毫无疑问,大吴宝典的修缮,起码能堆出三五个大儒来。
但是,王旭还是拒绝了,既然醒了,就不要再睡下去,是时候告别了。
王旭谢绝了册封,装点了行囊,跟老师挥着手,上了返乡的马车。
他此去,入深山,走老林,闲与飞鹤为伴,倦与小桥流水为邻,不成大儒永不返京。
薛牧山很错愕,他想不出王旭为什么要走,入驻翰林院,编修大吴宝典,做官致学难道不好吗?
王旭没有解释,直说自己受不得约束,只想做个闲云野鹤。
实际上呢,王旭不是想走,而是不得不走。
留在翰林院,编修大吴宝典,是可以让他成为大儒。
但是,这要多少年,十年,二十年,还是三十年,又或者五十年。
大吴宝典不是那么容易修好的,王旭有自己的计划,自己的想法,他不想跟着别人的节奏走,只想走出自己的那条路。
离开京城,返回江南,王旭有信心在十年内成为大儒,甚至用不了十年。
在这里,他不敢保证,所以他注定是要离开的,离开这个旋涡。
王旭出城的那天,皇帝亲自派来了近侍官,也就是俗称的太监前来挽留他。
他没有留下,因为王旭知道,如果现在执行平蛮策,他不会是做主的那个。
朝堂上的那么多大儒,哪轮得到他一位进士做主,甚至一但执行平蛮策,准备对南蛮用兵,孔庙与圣人世家或许都会出面。
王旭不是傻子,他不是来给别人做嫁衣的,平蛮策可以用,但是只能他来用。
平蛮策,镇压蛮族,是王旭成为大儒后,进阶圣贤的底气。
君子藏器於身,伺机而动,如此利器怎可交与他手。
王旭走了,他骑着快马,一出京城便往南而去,天高任鸟飞,心中有着无限豪情。
如今他已经是进士,有无名金书在身,等闲的妖王他也不惧。
现在,他才是自由的,真正的自由,什么党争,什么夺嫡,什么蛮族,什么妖族,什么六道轮回,什么道家造神,山不向我走来,我也不向山走去,你们能奈我何?
“站住!”
王旭骑着高头大马,一口气跑了数百里,再停下的时候是被人拦下的。
拦住他的是一群村民,一个个衣衫篓缕,拿着木棒锄头挡在桥边,拦住了去路。
“什么情况,光天化日的,你们想抢劫我?”王旭骑在马上,看着拦路的村民也不畏惧。
守在桥边的村民又八个,听到王旭的话众人面面相视,由为首的那个站出来回答道:“我们不是土匪,是桥后面小枣庄的村民。这条路你不能过,我们正在请神,如果冲撞了神灵,我们都吃罪不起。”
“请神?”
王旭楞了一下,刚才他还想到道家的造神计划,没想到这么快就遇上了。
翻身下马,王旭的马是黄金车变得,伸手一招,黄金马顿时化为金光,飞进了王旭的袖子里。
看到此景,几位村民吓了一跳,连连往桥上退。
王旭开口便笑,笑道:“大家不用怕,我是读书人,这马是我的诗文所变,可不是什么妖怪。”
“你是读书人?”
为首的壮汉看了,上下打量王旭几眼,跟同伴点头道:“看他的衣服,确实像读过书的老爷,应该不是妖怪所变。”
村民们对视一眼,大家都松了口气。
王旭走到桥边,看着桥后的小村庄,问道:“你们刚才说请神,请的是什么神,怎么请的,能跟我说说吗?”
“请的是土地神。”一名村民回答道。
“我们这叫小枣庄,名字听着不错,实际上十年九旱,地里都不长庄家。”又一名村民说道。
“镇上的道观上,老馆主告诉我们,想要改变这种情况,要不出一位读书人,用文气庇护一方,要不然就得请神坐镇。我们这种穷乡僻壤,哪请的来读书人,所幸,可以请一位土地神,按照老观主的说法,请了这尊土地神之后,受土地神的庇护,粮食涨势起码能提高三成。”
众人七嘴八舌的说着,说到后面,村庄内传来了敲打声。
离得很远就看到,一位道士走在前面,身后跟着全村的老女老少,抬着一尊神像正在往桥边走。
那神像,三尺高,做老者状,手上拿着葫芦跟拐杖,笑容可掬。
王旭一看,笑了,这不是土地公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