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上规定的是两万套瓷器精品……精品啊!”
“什么是精品?”
“外面满大街都是瓷器,到处都是打着“景德镇瓷器厂价销售”的广告。两人高的超大号花瓶你们一定见过吧?还有大得能一整个人装进去的青花大瓷缸。那些人卖多少钱?标价好几千,但实际成交价谈下来几百块就够了。为什么?那都是粗瓷,是废料。从窑土开始就不合格,烧制过程中炉温不能恒控,瓷体变形,内胎不均,用我们这行的业内眼光来看,只能用锤子砸碎,卖出去简直就是砸自己的招牌。”
“但是普通老百姓不管这些,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有鉴赏查别瓷器的眼光。卖粗瓷的不会告诉你手感光滑的才是上品,也不会告诉你几百块钱的大花瓶内胎歪斜,只是外观勉强保持完整,朝着某个固定方位去摆,才不会发现问题所在。其实这也不难理解,谁也不会买个大花瓶来放在家里客厅正中,四面八方都能看到。那种东西只会摆在角落里,一个面,甚至三十度角能看到就不错了。宾馆里用的瓷瓶质量要好一些,但也存在着同样的问题。真正的大青花瓶精品没有上万块钱根本买不到,这还得看你和卖瓷的人是不是朋友,交情够不够深厚……你想想,当年慈禧太后老佛爷整治全国的瓷窑,杀了一大批督窑官。为什么?就是那些年窑里出品的瓷器不够精美,但是宫里每年要的数量又不能缩减。没办法,任务一层一层往下压,到了最后,下面的人被杀怕了,这精品也就做出来了。”
看着注视自己的谢浩然,张新河不禁觉得有些尴尬。他慢慢地退回座位上,讪讪地说:“扯远了……我这毛病怎么也改不掉,说起瓷器就会东拉西扯。谢董事长,还请你见谅。”
谢浩然大度地摆了摆手:“没关系,其实我听得挺有兴趣的。不瞒你说,我用瓷器的时候很多,挑选的也都是上等品质。可是你说的这些事情以前还真没接触过。嗯……精品,我知道精品瓷器和普通瓷器之间有一个产出比例,具体是多少?”
张新河摇摇头:“这个不一定。我侍弄瓷器很多年了,算是这行里的老手。可即便是这样,我那个窑里出来的精品,最多只有百分之二十。”
坐在旁边一直没有说话的崔平亮也惊讶了:“这么低?照这么说,你卖给卡拉尔人那两万套瓷器,不就得烧出上几十万套来?”
“所以这就是为什么市面上有那么多廉价瓷器的真正原因。真正的细瓷和精瓷都走高端路线,但是每次出窑总会不可避免出现中品和下品,甚至是次品和残次品。工业化生产那一套对瓷器行业来说根本没用,所有瓷器商都在想方设法改造窑炉,可是改来改去精品率的提升方面不是很显著。我算是好的,能够从卡拉尔人那里拿到这种大订单,对方支付也很爽快,我有得赚,下面的设计师和工人也能长久吃这碗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