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SAT考试制度的侧重点,是否有助于选拔出这个时代最需要的人才?
被考试摒弃的东西,是否真的没有价值了?
按说,这是一个很容易政治正确的问题,大多数考生都该知道怎么回答。
背诵、心算、套路、演奏古典乐器的肌肉技巧……在有人工智能,尤其是基于“深度学习”架构的人工智能的情况下,这些东西还有个屁用?
如今的智能音箱也好,AR眼镜也好,人类跟它语音说一个词,都能立刻搜到主人到底是想找些啥,然后把个人定制的、最贴切的搜索结果,直接呈现出来。
而且完全是根据主人多年来的使用经验、大数据锤炼出来的偏好猜测,绝对准确。
换句话说,个人的人工智能助手,可能比你肚子里的蛔虫都了解你,也比你自己更加了解你——尤其是知道你那些虚伪的口嫌体直。
这也是为什么20多年前的古人,在抖音上一边看色妹扭来扭去、一边点击“不感兴趣”、“减少此类推荐内容”,但算法还是会给你推大量扭来扭去波大腿长的女人。
每个人都应该好好反省反省,为什么会被卖簧片的盯上。
这种时代,还会存在“我知道我需要某个知识,但我不知道这个知识本身、也找不到我想要找的知识”的情况么?
不可能。
最多只会出现“我连这个知识/这门学科的存在本身,都不知道。所以‘我不知道我不知道’,也压根儿无法升起去找的念头。”
知道自己无知的无知,在这个时代都可以解决。
需要担心的,只是那些连自己的无知都不知道。
……
周克洋洋洒洒,在自己面前的面板上写写画画,列出了回答提纲,然后举手申请回答。
他并不是最早的,还有一个同学排在他前面——是那个名叫罗森的WASP。
周克之后,则是那个犹太人维根斯坦、亚裔席多川。
最后举手的是辛雨真。
中年女考官就按照这个顺序,让大家依次回答。
罗森的答案很正统,全面支持目前的SAT考察内容,不过没有什么延展性,也没有涉及“最值得担心的是不知道自己无知的无知”这个深度。
所以只能算是中规中矩。
周克紧跟而上,按照上述的提纲全面论述,有社会理论角度,也有智能技术角度,明显比罗森高到不知道哪里去了,也引来了女考官的频频点头。
维根斯坦则有着犹太人惯有的“**驱动型”思维模式,完全不把人当人看,只把人当成**的集合体,大谈特谈人类的哪些属性是机器最难取代或者无法取代的。不过总的来说,表现还是不如周克。
不过,等到排在第四位的席多川发言时,场内的画风突然就变了。
那个席多川,本来就是一个看上去有点娘炮、很精致的男生。头发也有点长,很有艺术家气息,让周克这种钢铁直男看着颇有些不舒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