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粱和种化鹏异口同声的道:“属下遵命!”
钟化鹏问:“王爷,那周炜兄弟那边?”
云淮站起身来,“周炜那边不用担心,等我从宫里回来,自有安排!”
“是,属下遵命!”
云淮出了书房,回了自己院中,沐浴更衣。
……
皇宫里,文帝正在丽贵妃的永寿宫用膳。
太监来报:“启禀皇上,贵妃娘娘,三皇子殿下从鲁地回来了,求见陛下,汇报政务!”
文帝开口问:“三皇子是几时回的京?”
身旁的太监恭敬地回答道:“回陛下,据城门处报,三皇子是今日午后进的城,在王府沐浴休整后就来了。”
一旁的丽贵妃面露关切之色,轻声说道:“陛下,淮儿一路风尘仆仆,肯定还没用膳呢。”
文帝微微颔首,表示认同,然后说道:“嗯,你说的对,那就召他一起进来用膳。”
不一会儿,云淮被领了进来。
神色恭敬地跪地行礼,声音洪亮地说道:“儿臣参见父皇,参见母妃!”
文帝摆了摆手,示意他起身,温和地说道:“免礼!过来陪朕和你母妃用膳,不必拘束!”
云淮道了谢,入席。
席间,丽贵妃给云淮夹了一筷子鱼肉,“淮儿多吃点,你看都饿瘦了!”
文帝闻言,看了看云淮,道:“你母妃说的没错,好像是瘦了,还黑了!”
云淮笑着回道:“多谢父皇母妃关心,儿臣在鲁地一切都好。只是儿臣挂念父皇和母妃,所以处理完政事便快马加鞭赶回京城,因此看起来疲惫了些。”
文帝满意地点点头。
……
膳后。
御书房。
文帝随意坐于龙椅之上,目光如炬,审视着云淮。
平淡的道:“说说吧,去鲁地一趟可有什么收获?”
云淮微微颔首,恭敬地回答:“父皇,春耕乃国之根本,民之生计。
儿臣以为,春耕之要,在于顺应天时,精心耕作。春雷响,万物苏,正是播种的最佳时节。
这次在鲁地,曾亲赴田间,观察并参与农人耕作,深知春耕之艰辛与重要。”
文帝微微点头,眼中闪过一丝赞许:“你继续说。”
云淮继续道:“春耕之时,需选良种,施以适时之肥,灌溉要恰到好处,不可过多亦不可过少。此外,还需预防虫害,确保庄稼健康成长。儿臣还注意到,春耕不仅是农人之事,亦是朝廷之责。朝廷应减免赋税,鼓励农耕,以保丰收。”
文帝眼中赞许之色更甚:“你言之有理,朕心甚慰。朕知你自幼聪慧好学,对农事亦有独到见解。难得你贵为皇子还能体会农人的辛劳,不错!”
文帝话音一转,“不过你走后,你的府邸就遭遇了刺客,孟沐曦还兴师动众的将一名刺客送到了大理寺。”
文帝拿起一摞折子交给一边太监。
“你看看,这些折子都是弹劾淮王府挥霍无度,惊扰百姓,嚣张跋扈的!”
云淮接过折子,快速浏览了一遍,心中已然明了。
他跪地叩首,沉声道:“儿臣惶恐,这其中定是有所误会,王妃当日的行为的确不妥,不过淮王府平日里并没有欺压过百姓,还请父皇明察!”
“朕知道,朕心里有数,所以我也没有怪罪你,但是京中不知是谁造谣生事,说你府中遇刺和你二哥有关,因此你二哥已向我请旨要亲审刺客。”
“你以为如何?”
云淮回答的很干脆。
“此事绝非二哥所为!”
文帝略微有些诧异,道:“刺客还没审理,你就这么肯定不是你二哥所为?”
云淮坚定的道:“儿臣与二哥乃是手足,儿臣相信二哥,他不会做出这种事。一定是有心之人在搬弄是非,想挑拨我们兄弟的关系。”
文帝:“说说你的看法。”
“儿臣以为刺客可能是普通的毛贼,前去偷盗被王妃发现发生了争执,又被有心之人捏造,这才传出了谣言。”
文帝思索片刻,道:“也有道理,那此事就交于你和你二哥一起配合大理寺审理吧!”
“儿臣遵旨!”
云淮出宫时,已是子时,天上的星星就像璀璨的宝石,镶嵌在夜空中,闪烁着微弱的光芒。
一回到王府,先去了书房。
高粱和钟化鹏还在书房,已经罗列了详细的救人计划。
云淮粗略的看了一眼,问:“你们救人后打算去何处?”
高粱:“属下去城南别院,让弟弟休养一段时间,再悄悄送出京城。”
“嗯,可以!不过千万要注意,在大理寺,千万不要闹出人命!”
“是,属下一定交代下去!”
云淮:“还有,你们前两天不是掌握了皇长孙云奇造谣的证据吗?
你们今晚就去五城兵马司,找他们做个交易。我不把他们造谣的罪证捅到皇上那去,他们要释放种化鹏。若有人追究起来,我一力承担!”
“好!”
高梁和钟化鹏退了下去。
屋里空留云淮一人。
云淮呆坐片刻,想去后院看看孟巧,也有很多问题想问孟沐曦。
可是最后他都放弃了。
一路奔波,又进宫一趟,他现在很是疲惫不堪。
今晚他要好好休息一下,明天还有很重要的事等着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