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人们还没有弄明白中国为什么这样的时候,所有人的目光又被吸引到阿根廷的马岛上去了,真可谓大事一件接着一件。
1982年3月21日,一群阿根廷当局雇佣的五金商人强行登陆了南乔治亚岛,他们在那里建立了营地,并升起了阿根廷的国旗。英国为此强烈抗议,敦促阿根廷政府召回这些人员,并向英国道歉。但阿根廷置之不理。
几天之后,阿根廷海军少校吉耶额摩桑切斯率领他指挥的的特种部队在鲱鱼湾雷克岬登陆。他们在夜视镜的帮助下依靠漆黑夜色的掩护率领84个士兵向前推进,攻下英**队的兵营、总督府以及斯坦利港,英国驻马岛政府投降。这一场仗有一名阿军士兵阵亡,英军有一名官兵受伤。
这场发展过程与前世一样,只是时间稍有差别的战争就以这种方式开始了。
仅仅死伤两人的冲突算不上大事件,有时候一些年轻人喝醉了酒而引起纠纷时也许还不止这点点伤亡,根本称不上一场战斗。
但这件事的意义却不同寻常,这不仅仅是两个国家的军事冲突,更主要的是其冲突的一方中有一个联合国常任理事国。
战斗爆发之后不久,不但英国就将抗议文件提交给了联合国,请求常任理事国开会讨论对阿根廷的制裁问题,要求阿根廷立即撤出侵占的岛屿并向英国道歉和赔偿,而且几个大国也发表了自己看法,以美国为首的国家措辞严厉地要求阿根廷立即退兵,否则将采取相关制裁措施。
中国、苏联当然依然是一如既往地发表了敦促冲突双方在联合国框架内谈判解决相关争端,两方都必须冷静下来认真磋商,不要使矛盾激化。苏联还在申明中暗示英国占领马岛是不应该的,秉承了过去大英帝国的做法,应该坐下来与阿根廷好好谈判。
从这些大国的反应可以看出,美国和法国政府是站在英国一边的,而中国则是坐山观虎斗,苏联暗地里希望双方打得越激烈越好。
当然,中国其实也是和苏联一样的心思,只是中国人不说而已。
当大国的目光都移到小小的马岛上时,对伊拉克政局变化的关注度自然减少了许多,很多人甚至都忘记了还有这么一回事。
乌代因此而顺利上位,国内主要媒体开始不断刊登各个高官效忠乌代的文章,也刊登了不少普通民众对乌代的良好印象和希望他带领伊拉克人民走出困境的期盼。
当然,媒体也恢复了对乌代战神的吹捧,那些说腻了的英雄事迹再一次在媒体上铺天盖地,乌代的大幅相片开始在全国各大城市悬挂起来。
看到局势一步步朝着自己理想的方向迈进,乌代高兴极了,心里对郭拙诚的安排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特别是发动政变的时间拿捏得如此准确,几乎与马岛战争爆发同时进行,从而大大转移了人们的注意力,实在太神奇、太美妙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