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学习‘差模信号’,强制把‘频率介于两个低通滤波单元截止频率之间的信号处理成差模信号’。
仅仅以上这些,理解起来就十分困难,所以很少有人选模电。
但这只是开始,后续还有‘差模放大电路’、‘共模信号消除’、‘带通信号放大’……
到了这里,你会发现,模电里面的东西,要么是放大,要么是消除,要么是‘共存’,要么是‘互相之间的差’。
对,这就是所谓的‘信号’,犹如一组0101表达给你的意思。
那么,设计好这种可以产生‘信号’的线路,接下来就是设计‘运算器’、‘控制器’、‘寄存器’,然后构成cpu。
由于咱采用的是‘电路’,肯定不能用eda编写‘逻辑’,并且模拟芯片用的也不是逻辑,而是用类似cad的工具,画出一组组不一样的电路,以便构成‘放大’、‘共存’、‘互相之间的差’。
所以说,模拟芯片中的电路,80%不重复,犹如一张白纸写满了‘诗歌’。
也所以,它不能像切割‘晶圆’一样,分成816块芯片,而是一个整体,否则切割后,还怎么读‘诗歌’?
另外就是,数字芯片,同等面积下,晶体管越多,运算能力越强。
模拟芯片中,同等面积下,电路图越多,运算能力越强。
目前数字芯片的晶体管,已经突破1亿。
咱去哪找模电大师,给咱画出1亿个不怎么重复的电路图?
综合以上,便可以看到两者的商业化差距。
数字芯片,用eda工具,三两天就可以构造上亿个逻辑。
今年上亿,明年2亿,后年5亿,芯片运算能力翻倍增加。
模拟芯片,需要模电大师,培养一个至少10年,甚至15年。
一个人肯定画不出上亿个电路图,势必需要几千人,甚至上万人。
而数字芯片,设计完成后,光刻机复印,一个晶圆切割816块,一天能造30块。
模拟芯片,设计完成后,需要流片,再进行打印,如果与数字芯片的性能相彷,怕不是半年造不出一块。
如此对比,谁的成本低,谁的产量高,谁就适应市场。
因此,消费电子选择了数字芯片,从70年代后,模拟芯片就开始止步不前,成为辅助芯片,或专用芯片,里面的电路图数量,大概几十组,或者几百组。
但现实世界是真实的,数字世界是虚拟的。
比如键盘。
我敲击一下k键位,产生的不是0和1组成的代码,而是电流和电压的变化,然后转换成0和1。
比如录音器。
我说一句话,产生的不是0和1组成的代码,而电流放大后,对磁场的改变,然后转换成0和1。
比如扩音器。
存储装置将0和1组成的代码,传递给小喇叭,小喇叭肯定听不懂,需要将0和1转换成电流和电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