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马赫的航速,似乎比不上黄金版湾流商务机和t字型商务机。
但后者是商务机,没有挂弹,也没有雷达、武器、火控系统等等。
如果全都装上,黄金版湾流和t字型商务机能否起飞都是个大问题。
并且,这两款商务机是徐飞用材料堆出来的,按照基地特性,材料越先进,构造越复杂,建造时间越长,而北美只要重设生产线,即可完成量产。
这也是徐飞揽下北美战机零部件订单的主要原因,让对方认定‘造不如买’,避免重新拥有完整生产线。
雷蒙考虑许久,最终道:“有没有听过yf-23?”
“由诺斯罗普和麦道公司共同设计,用于竞争f-22订单的那款样机?”
“是的,后来yf-22胜出,才有了现在的f-22,但yf-23竞争失败的原因不是落后,是造价太高……前几年,凯雷投资为了拿到b-2订单,控制了诺斯罗普和麦道公司,拥有全套的yf-23资料,包括两架样机,它的隐身能力继承b-2,对你们那边或许会有很大帮助。”
徐飞当即答应下来。
一款战机的诞生,不是一朝一夕。
目前基地科技只有黑鹰战机、武装直升机、维和轰炸机,以及泰伯利亚级驱逐舰和维拉迪摩指挥舰自带的鱼雷反潜机、无人侦察机。
若想利用基地能力,研发一款全新战斗机,肯定要引进一套成熟设计,缩短研发时间。
徐飞曾经考虑过欧区的阵风、台风等等,但那是四代机,无法拿来对抗北美的五代机。
现在拿到f-22的竞争者yf-23,把图纸录入基础生产线,再对照实验数据进行调整,比如改改外观,改改零部件大小,调换高性能材料……
说不定回头就能把f-22打的连妈都不认识。
徐飞跟雷蒙约好交接时间,挂了电话,仰躺在厚重的真皮座椅中,看向正前方重新装表的一排字。
“师夷长技以制夷!”
“古人诚不欺我!”
说完,走出冷冷清清的办公室。
红旗工业这边虽好,但高处不胜寒,总感觉有点孤单。
来到办公区,由于秘书组跑去西江,二姐也忙着智能手机的出口程序,搬迁工作全由文员负责。
新的办公区与以前相比,大了足足五倍。
每人一张2.5米的弧形办公桌,互相间用1.5米高的毛玻璃隔断,后方各有两个文件柜,头顶还有xled显示器和一台蔡司光学投影机。
而桌面上,麦克风、摄像头、会议电话、笔记本电脑、数字台式电脑、模拟台式电脑……
估计红旗工业一个文员的装备,都要比外界央企总经理该有的东西都齐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