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夏想请郜老吃了一顿饭,席间郑重向他敬了酒,算是拜师礼。部儒也愉快地接受了夏想的敬酒,说道:“不成想,你网成为了我的学生,就和我站在一起,并肩反驳程曦学。夏想,你的文章我会转交给易部长过目,初步定在表在青年报上,你有没有意见?”
“没有意具。”夏想恭敬地说道。部儒虽然是学者,但他也知道此举背后的意义。征询自己的意见,也是试探自己的决心。“一切听从部老的安排。我既然写出了文章,就是想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再说能和部老在报纸上一呼一应,也是我的荣幸
部儒点头笑了:“你心里明白就好。文章千古事,一言以丧邦,一言以兴邦,既然遇到了,我们就应该站出来大声疾呼,出强有力的声音。夏想,如果你想用一个笔名表。也可以。也可以换成我的名字表”
学术界争夺署名权的事情时有生。但郜儒此举却是完全出于好心。是担心夏想会受到政治上的涉及。毕竟夏想是官场中人,部儒是学者,不管走出于言者无罪的大局,还是为了维护清明的形象。也没人拿他怎样。夏想就不同了,年纪又又在官场,他现身说法的话,不一定会触怒哪一方神圣。
夏想却笃定地说道:“因为柯达投资一事,我的名字现在还有点说服力,就署上真名就可以了。既然敢说,就得敢承认”多谢部老的关心和爱护,我记在心里。”
部儒听了大喜,举起浮杯说道:“来。我敬你一杯。我就喜欢爽直的人,没想到你还挺对我的脾气,来,咱爷俩有缘。”
夏想不敢让部儒敬酒,连忙恭敬地回敬了他。
下午夏想就领了书本,告别部儒。开车返回了燕市。
回到燕市还没有到下班刚”他就先回了办公室到办公室。才知道燕省也赏工件不大不小的事情和程曦学事件如出一辙。燕省大学几名教授纷纷在报纸撰文,对燕省的产业结构调整提出了置疑的声音。
夏想一惊,对方的反应好快。手也伸得挺长。果然和他所料的一样。目前国内各省的产业结构调整,燕省是现阶段取得成绩最大了一个。自然要在燕省搅动局势才能收到最明显的效果。
马霄胆子也太大了一些,没有叶石生点头,他怎么敢来这么一出戏?
正好办公室的其他人都出去办事了。只有古玉在。古玉先是关心地问了几句夏想在京城的情况。然后就说道:“叶书记带团到岭南省回蒋去了,叶书记不在燕省,就正好生了这件事情。”
夏想疑惑地看了古玉一眼,心想古玉还真是聪明,他还没有开口相问。她就能猜到自己心中所想。老古还说她不喜欢从政。其实以他看。古玉也真有些政治头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