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小说阁”微信小程序追更新速度快!
永久免费无需下载,还能切换源站追更
进入微信小程序
第四百七十九章 宫廷艺术

过去,对于矿石质熔炼成的有色半透明材料,经加工制成的饰物,一般都称之为“玻璃”或“琉璃”。

“料器”一词,是京城最先在本行业里通行开的。

不用“玻璃”或“琉璃”主要原因有三点。

一是为避“流离”、“破离”的谐音。

二是为了区别于建筑中使用的琉璃和近代透明的玻璃。

三是从制作技巧上论,料器一般体积俏小,主要用于室内或案头陈设,以及佩饰等。

做工更是尤为细腻,属于人造珠宝和人造宝石范畴。

与建筑琉璃和工业玻璃相比,艺术品位无疑要高得多。

所以“料器”,也就成了以玻璃料条加工制成品的简化词。

后来沿袭下来并普及全国,以至成了自制玻璃器的同义词,也就成了手工艺品的一个行当。

京城料器的历史远可追溯到元代,不过,兴盛却是到了清代时候的事儿。

主要原因是因为清代舆服制度用料珠极多。

而且从康熙朝起,国人便有了吸鼻咽的习惯,需要制作大量的鼻烟壶。

这两项都大大刺激了料器生产。

当年的御厂就设在海王村,也就是今天的琉璃厂,时称“御琉璃”或“宫料”。

到了乾隆年,最有名的料器出自御厂一姓胡总监之手。

凡经他手烧制的料器花瓶、鼻烟壶、盘、碗,都标有“乾隆年制”款识,一直为后人所尊崇。

因人们只知其姓“胡”,“胡”字拆开为“古”、“月”两字,为此称其制品为“古月轩”制品。这么说吧,反正在清朝时,京城的料器的品种主要就是料珠、套料鼻烟壶、古月轩、以及妇女所用的各种簪环、戒指、纽扣、首饰等,其他品类还没有涉及。

直至清末光绪年,才渐渐出现了各式的料器花台、瓶、碟、灯等生活实用物品。

辛亥革命后的1930年,京城终于有了本地自产的料棍。

自此,料器的价格因为制作原料破除了“广料”和“日料”的垄断,逐渐降低下来,变得越来越亲民。

于是不但出现了料鸟和料兽的品种,连料花和料果也发展起来。

京城人开始仿效过去宫廷摆放珠宝玉石盆景的做法,也在家中摆放料器花卉盆景和料器蔬果,以显富贵荣华。

甚至由此引起流行风潮,料花和料果一时成为富户殷实人家必不可少的陪嫁之物。

至于宁卫民初次感受到料器的美,那还是托了他师父的福气。

因为头些年,康术德被街道退赔归还的东西里,就有两个保存完好的料器花卉盆景,和一个料器玉米镇纸。

宁卫民当时看见,就忍不住惊叹,这几样东西如此晶莹剔透,惟妙惟肖。

近似于真实,却远比真实更美。

再听老爷子说,那都是过去在东安市场内的东记珠花店买的,总价大概是十二块大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4页

👉丨点击进入微信小程序“小说阁”免费阅读丨👈

→如无内容,点击此处重加载内容←
多次加载无内容,请点页面中间弹出菜单换源阅读!



换源
目录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微信小程序“小说阁”可换源免费阅读,点击跳转微信小程序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