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然是整个工艺美术行业里混得风生水起,极为滋润的一个企业。
他们二人一到了人家厂里,当时就被上万平米的生产规模震住了。
而人家压根就不拿他们当回事,厂长和书记全没露面。
仅仅一个业务科科长接待的他们,而且对他们的需求相当为难,一看就是当成麻烦了。
于是原本稳拿把攥的计划,也就出了问题。
这又是什么道理呢?
敢情玻璃制品这种东西,不同于其他工艺美术制品。
因为用料纯粹,是一种非常便于和工业生产结合在一起的产品。
别看外贸照样也压料器厂的价儿,照样不讲理欺压。
可料器厂在民用商品上找到了突破口,比如生产发卡,头面珠花啊,实用灯具,钥匙扣什么的,大部分可以内销,压根就没指望外贸。
而且还在技改方面获得了较大的突破。
从1966年开始,京城料器厂就开始在料器生产中试用模具。
1968年研制成功煤气与模具的结合,从此使以手工制作的仿玉兽和仿玉人物能够进行半模具化生产,一般工人也能制作五六斤重的产品。
还能仿制出如碧玉、墨玉、白玉、青玉、翡翠、孔雀石、红玛瑙等各种天然玉石的颜色。
同时在提高质量、降低成本等方面也不断有所进步。
像把发卡的铜托改用铝制,从此轻便不生锈。
背上添了齿儿,使佩戴时不易脱落。
串珠的皮线改用机制南皮线,降低了成本。
头面珠花、珠凤,有制珠、退珠、选珠、串工、攒工工序。
每支原成本两块八毛钱,降低到一块一毛钱。
目前甚至在研发能模仿琥珀颜色的有机玻璃……
总而言之,京城料器厂在走低端路线,生产实用商品的探索上,获得了较大的成功。
已经把原本单纯吃手艺,工序复杂的生产模式抛弃了,转变为具有一定规模的现代化生产的工业工厂。
人家现在别说根本不指望外贸吃饭,就是他们产出的这些低端商品,要通过外贸卖出去,也能赚到钱呢。
正是为此,京城料器厂算是吃着工业化的甜头了。
心思全放在怎么提高产能和进一步降低成本上。
对于采用传统技法,费心费力制作大型的高档料器盆景,人家根本不感兴趣。
于是乎当宁卫民询问定做盆景的价格和时间,那个科长干脆就摇头拒绝了,直接说接不了。
理由是本来能做这种活儿的老师傅就不多,还得完成上面交代的政治任务和出口任务,所以只有抱歉了。
顶多了,可以带他们去厂里的小卖部看看,就像参观的外宾一样,赶上什么盆景才能买什么盆景。
至于库房,根本就没必要进。
因为库里压根就没有宁卫民所需要的那些传统题材高档商品的存货,都用来放流水线下来的商品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