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大陆的上映日期要推迟到明年了,初步定的日子是1997年7月5日。
等影片上映后,江北作为词曲创作者,肯定会收取一波儿红利。
江北清晰的记得,这部总投资八千万美金的电影,在全球会获得两亿三千万票房。
作为主要插曲之一,华纳兄弟给了10万美金的打包版权费。
因为需要歌手R·凯利制作演唱。
所以,要被歌手R·凯利分走一部分,保罗作为二手贩子,也会分走大头。
最后留到江北手里,只剩下3万美金。
不过江北并不眼红。
他想要的是名气,该付出的代价免不了。
而且,3万美金也有小二十五万软妹币了。
实际上,电影插曲只是小收益。
大头是唱片发售。
江北早了解过欧美的版权规定。
只要R·凯利的唱片还在销售,江北作为Songwriter,也就是版权创作者,就会一直有收益。
换句话说,R·凯利的专辑卖的越多,江北能分的就越多。
对于版权,欧美有一套成熟的版权管理方案。
以《I Believe I Fly》举例子。
能分享唱片收入的只有词曲作者江北和歌手R·凯利,以及唱片发行公司。
歌手R·凯利和发行公司会分掉唱片收入的50%到60%左右。
词曲作者、编曲者和制作人等相关权利人,共同分享剩下的唱片收益。
美国著作权法有明文规定,一首歌曲的版权期为作品首次发表后70年,这个期限不是死的,可以多次更新延长。
因此,理论上,一首爆款流行歌曲的版权期,也许会超过一个世纪之久。
至于版权费来源,更是五花八门。
除了唱片销售,还有电台播放和商演。
不同于国内,美国的电台播放渠道很特殊,对歌曲创作者极为友好。
一旦播放,几乎所有的版权收益都归创作者。
歌手,只能拿一小部分。
甚至,不知名歌手根本无法从广播电台赚到一分钱。
因为,电台买断的是歌曲广播版权。
歌手想赚大钱,就要靠巡回演出和大型现场歌会。
无论是巡演还是歌会,按照规定,要额外付给词曲作者一笔费用。
假设这首《I Believe I Fly》火了。
江北啥也不用干,躺着就有几十万的版权收益。
对于这首歌会不会火?
江北自然信心十足。
火,是肯定的。
赚钱也是肯定的。
论起火爆程度和赚钱能力,江北更看好第二首,《My Heart Will Go On》。
跟历史轨迹一样,这首《My Heart Will Go On》依旧被席琳·迪翁买走了版权。
也仅仅是被买走了版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