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双方争论不已时,石油危机的爆发助推让世界油价高涨,给作为石油出口国的俄国带了泼天般的富贵。
作为通产部总长,左孝翰自然知道“二四计划”制定的计划方案,依据是什么,是根据经济发展速度制造的,当然也增加了一些“速度值”,就是加快发展的速度值。
嗯,可以理解成为俄国的市场经济尝试。改革的成效也非常明显。激活市场,扩大财政收入,让俄国经济恢复活力。当然也遭到国内保守派的攻击。
俄国就是一個教训。在六十年代的时候,以钢铁、机械制造等为核心的旧工业发展达到临界点,和西方一样俄国也面对同样的问题,毕竟没有任何国家的经济会像苏联那样偏重重工业。于是俄国也开了相应的改革,就是“柯西金改革”,按照俄国官方的说法是:改善规划和加强经济激励。就是通过引入市场调节进行经济改革的尝试。
“没有问题,但核心问题是,还是“路径依赖”,”
1亿吨钢铁!
虽然觉得这个数字太过匪夷所思,但左孝翰仍然说道,
“既然如此,那么计划实施有什么问题吗?”
现在的美国还没达到这个程度呢。
李毅安在一旁补充道。
不过在李毅安看来,这就是未来的发展的必然,毕竟,后来日本的钢铁产量也突破了1亿吨,而且还长期保持着这一产量。按照正常发展速度来说,南洋的钢铁产量肯定会达到,甚至超过这一数字。
“2000万吨太少了,从长远来说,可能是会是1亿吨!”
这也是为什么,李毅安会直接插手“二四计划”规划的原因。
左孝翰不解道。
“现在……说这些是不是太远了,像阁下说的,未来仅仅只是钢铁需求就要一亿吨,我们现在甚至连十分之一都没有不是吗?”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啊!”
李毅安说道。
“我们要考虑的是一个长远的将来,孝翰,就钢铁公司来说,东海钢铁与东宁钢铁,有什么区别吗?在技术上?”
“这……”
面对阁下的询问,左孝翰稍作思索后,说道。
“除了设备主体是国产设备并且从欧美等国引进了部分设备之外,本质上并没有太大的区别!”
“是啊,这就是问题!”
李毅安站起身,说道,
“从计划的实施上来说,为了加快速度,保证计划进步,往往倾向于选择战前成熟的工业架构,也就是30年代40年初的工业架构,虽然偶尔有些许技术革新,但整体工业架构是远远落后于时代的,现在已经了五零年代了,而我们却用三零年代的工业架构,去进行新一轮的工业建设,这样的重复建设,现在看不到问题,但是将来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