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其实最主要的,就是因为上官婉儿有才,而武则天又尤为爱才,这才留了她一命。】
【上官婉儿十四岁时曾作了一首《彩书怨》的诗,被武则天无意中发现。
武则天不相信这么好的诗竟会出自一位少女之手,于是便以室内剪彩花为题,让她即席做出一首五律来,同时要用《彩书怨》同样的韵。
上官婉儿略加凝思,很快就写出:
密叶因裁吐,新花逐剪舒。
攀条虽不廖,摘蕊讵知虚。
春至由来发,秋还未肯疏。
借问桃将李,相乱欲何如?】
【武则天看后,连声称好,并夸她是一位才女。
但对“借问桃将李,相乱欲何如?”她却装作不解,问上官婉儿是什么意思。
上官婉儿答道:“是说假的花,是以假乱真”。
武则天听后,突然问道:“你是不是在有意含沙射影?”
面对气场强大的天后武则天,婉儿却十分镇静地回答道:“天后,我听说诗是没有一定的解释的,而要看解释的人的心境如何。陛下如果说我在含沙射影,奴婢也不敢狡辩。”
“答得好!”武则天不但没生气,还微笑着赞叹道:“我就喜欢你这个倔强的性格。”】
【接着,武则天又给上官婉儿讲述了她十四岁入宫时,制服烈马狮子骢的故事,又问婉儿:“我杀了你祖父,也杀了你父亲,你对我应有不共戴天之仇吧?”
上官婉儿依旧平静地说:“如果陛下以为是,奴婢也不敢说不是。”
武则天又夸她答得好,还表示正期待着这样的回答。
武则天赞扬了婉儿祖父上官仪的文才,揭出了上官仪起草废后诏书的罪恶,期望婉儿能够理解她、效忠她!
然而,婉儿不但没有效忠武则天,却出于为家人报仇的目的,参与了政变,成了罪人。】
【政变失败后,对高宗来说,婉儿应是充满同情和设法庇护的。
但他惧怕武则天,只能借口有病,“不能多动心思”,而让武则天自己做决定。
而对司法大臣来说,他们只能提出按律“应处以绞刑”,若念其年幼,也可施以流刑,即发配岭南充军。
最终,武则天还是因为深爱上官婉儿的才能,认为:据其罪行,应判绞刑,但念她才十几岁,若再受些教育,是可以变好的,因此,不宜处死。
而发配岭南,山高路远,又环境恶劣,对一个少女来说,也等于要了她的命,这也也太重些。上官婉儿很有天资,如果用心培养的话,他一定可以成为非常出色的人才。
鉴此,武则天决定对婉儿处以黥刑,即在她的额上刺一朵梅花,把朱砂涂进去。
并把婉儿留在自己身边,用她自己的力量来感化上官婉儿。
同时,武则天还向外表示:“如果我连一个十几岁的女孩子都不能感化,又怎么能够‘以道德化天下’呢?”
结果,武则天真的把上官婉儿感化了。
该杀而不杀,反而留在自己身边,这已使婉儿感激涕零。】
【此后,武则天一直对婉儿悉心指导,从多方面去感化她、培养她、重用她。
上官婉儿从武则天的言行举止中,也了解到她的治国之才、博大的胸怀和高超的驭人艺术,于是心中的积怨彻底消失,取而代之的,则是敬服、尊重和爱戴。
为了报答武则天,上官婉儿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替武则天分忧解难,最终成了武则天手下最得力的心腹人物。】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