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匡胤看到赵普的名字后,顿时欣喜的拍起手道:“朕就知道,赵普一定可以上榜的!虽然没能上得了名相榜,但上个谋士榜也还是非常不错了!”
【赵普,字则平,祖籍幽州蓟县,曾祖父是唐末任三河县令,祖父赵全宝,在唐末任渲州司马,父亲赵迥五代时任相州司马。
后唐时期,幽州主将赵德钓连年征战,家国不宁,赵迥不堪战乱,举族迁居常州,后又迁至洛阳。
赵普从小就是一个很有特点的人。
在他十岁那年,父亲赵迥请先生教他辞章和计数,以便获得求生的本领,他却完全没有兴趣学。
赵迥责备赵普,赵普却说身处乱世学这些没用,要学就要学辅佐明主的本领。
赵迥觉得赵普说得还挺有道理,于是就请人教他学先秦纵横之术。
然而赵普对此同样不感兴趣,说那是天下处士蛊惑人主谋取富贵的诡辩之术,但奇怪的是,他却对《论语》爱不释手,终日揣摩研讨。】
【宋太祖死后,赵匡义当了皇帝。
别人认为赵普一生只读《论语》,不学无术,当宰相不恰当。
赵匡义问赵普是不是如此,赵普回答:我是以半部《论语》治天下。
这也是“半部论语治天下”的由来。】
【成年后的赵普沉默寡言,行为举动常常出人意外。
镇阳豪族魏氏听闻其名,与其见面后称赞道:“此儿王佐之才也!”于是主动把女儿嫁了他。
不得不说,这个魏氏的眼光确实毒辣,赵普辅佐宋太祖赵匡胤建立北宋,还做了三朝丞相,可谓是实打实的王佐之才。】
“哟,这老儿竟然做了三朝丞相,不错嘛!”赵匡胤大笑着赞道。
【众所周知,五代十国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大分裂时代(第一个就是五胡十六国时期),为了求得生存和发展,赵普别妻离子,出去闯荡江湖。
但理想往往很丰满,现实却常常很骨感,出去闯荡的赵普一开始时颇为不顺。
为了糊口,赵普曾担任过家庭教师,当过账房先生,在一个将军幕下当名一名执笔小吏,但都干得不长。
后来更是干脆当起了无业游民,在江湖浪迹了整整十五年。】
【一直到了后周太祖郭威显德元年(公元954年),节度使刘词觉得赵普还算是个人才,请他做了自己的从事(也就是幕僚),赵普的生活才基本上安定下来。
安定下来后的赵普把他的妻小接来与自己团聚,但平静的生活刚过两年,刘词就病死了。
好在刘词这人对下属不错,临死之前写了份推荐信,请求朝廷委用赵普。
但那时的周世宗柴荣正忙着在滁州打仗,还顾不上来处理这类事儿。】
【不过机遇很快来到了赵普的身边。
那天,闲得无聊的赵普在滁州城外的一家客店喝酒,结果没过多久,赵匡胤也带了一帮子下属过来喝酒。
赵普一见赵匡胤那副仪表堂堂、非人臣的模样儿,就有心去结识。
于是他大声把坐在赵匡胤身边的一个小个子军官吆喝开,自己则坐在了其旁边。
这时,石守信过来也想挨着赵匡胤坐,赵普说此人最终可当到节度使,可以一起坐。】
【本来就在寻觅人才搭班子,想干一番事业的赵匡胤,听了赵普说的话后很感兴趣,觉得此人不简单,就相约另找时间面谈。
两人改日见面一谈,果真就谈成了无话不说的亲密基友。
赵匡胤自诩为刘备,把赵普捧成诸葛亮,赵普还顺势为赵匡胤谋划了抓军权、图大业的战略决策。】
关羽抚须微笑道:“后人总是拿我大哥和孔明来做榜样,看来我大哥和孔明早已深入人心呐!”
片刻之后,关羽又收起笑容,自言自语道:“马上就能走出荆州了,某一定要将这一切都告知大哥,帮助大哥一统天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