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小说阁”微信小程序追更新速度快!
永久免费无需下载,还能切换源站追更
进入微信小程序
古代屠城

屠,破城多所诛杀也,故称屠。

但也有学者指出,在早期历史记载中,屠有攻克的意思,大概是攻城过程中杀伤甚多,但没有全体屠杀。

这一点有争议,暂且不论。

但史书中有些“屠”还是好分辨的,联系上下文就知道了,比如“泗水为之不流”等等。

古代屠城的原因,一般有以下几种。

一、立威震慑。

简单来说,就是对抵抗比较激烈的地方,或者投降比较晚的地方屠城,起到震慑作用,促使更多人尽快投降。

那么问题来了,“抵抗激烈”、“投降太晚”有没有标准呢?

答案是没有。

有人立下了标准,如曹操,“围而后降者不赦。”

那么,曹操执行了吗?

不一定。

有执行的,如邺城之战。

曹操从二月打到八月,围攻了半年,“屠之”。

这里是真屠,不是攻克的意思。

“初,曹操攻屠邺城,袁氏妇子多见侵略”。

“公前屠邺城,海内震骇,各惧不得保其土宇,守其兵众。”

袁氏妇人、子女都被“侵略”了,可想而知邺城百姓状况。

这一仗打得是比较艰苦的,伤亡很大,半年时间呢。

也有不执行的。

“术退保封丘,遂围之,未合,术走襄邑,追到太寿,决渠水灌城。”

“二年春,袭定陶。济阴太守吴资保南城,未拔。会吕布至,又击破之……布夜走,太祖复攻,拔定陶,分兵平诸县。”

“表将邓济据湖阳。攻拔之,生擒济,湖阳降。攻舞阴,下之。”

“太原商曜等以大陵叛,遣夏侯渊、徐晃围破之。”

等等。

曹操屠城不少,但也不是每座城不降,攻下来后都屠杀。

那样纯属有病。

人家不会因为你屠城后就害怕,提前投降,因为曹操屠了那么多城后,据城而守的还是一大堆,有的还让他攻不止一次,时间很长,伤亡很大。

屠城确实有立威震慑作用,但不用高看其效果。

二、报复发泄。

这又分几种情况,要么是死了己方重要人物,要么是对方反复无常,要么是进攻方伤亡太大。

那么,是不是这三种情况都会屠城呢?

答案是不一定。

曹操的爹死了,“初平四年,曹操击谦,破彭城傅阳。谦退保郯,操攻之不能克,乃还。过拔取虑、雎陵、夏丘,皆屠之。凡杀男女数十万人,鸡犬无余,泗水为之不流,自是五县城保,无复行迹。”

这就是典型的报复发泄。

“二月,攻东昌,坚拒数日。大军四面登梯克之,遂屠戮,纵军掳掠,焚其房舍而去。”——常遇春屠东昌,这是伤亡过大报复发泄。

那么是不是一定要这样呢?也不一样,看人的。

刘秀攻洛阳之战,朱鲔杀了他哥,照样收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2页

👉丨点击进入微信小程序“小说阁”免费阅读丨👈

→如无内容,点击此处重加载内容←
多次加载无内容,请点页面中间弹出菜单换源阅读!



换源
目录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微信小程序“小说阁”可换源免费阅读,点击跳转微信小程序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