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看朱标威望高,还获得了群臣的认可,若是他当皇帝提出编写《华夏简史》,不扯几个月的皮根本就通不过。
朝堂发生的事情,很快就传了出去。
即便科举近在眼前,读书人也忍不住参与讨论。
对于启用黄帝纪元,他们不出意外的给予了支持。
很多人甚至纷纷高呼陛下圣明,大明乃华夏正统。
朱元璋听到这些消息,自然是十分的开心,赏赐了陈景恪许多宝物。
不过对于《华夏简史》,读书人的意见就比较多了。
主要集中在华夷问题上。
有人支持,理由是先贤都说了‘夷狄入中国,则中国之’。
只要他们愿意学习华夏礼仪,那就是华夏之人。
有人反对,理由也很充分,华就是华,夷就是夷,岂能同论?
双方争论的很激烈,谁都说服不了谁。
华夷之辩自古有之,双方谁都说服不了谁。
谁能占据上风,只看朝廷的意思。
朝廷比较具有包容性,例如大唐,那‘入则华夏’一派就占据上风。
长安成为国际性大都市。
相反的就是宋、元以及后来的满清,对身份尤为的强调。
华夷之辩也最为激烈,而保守派占据绝对上风。
现在的大明,朝廷支持四夷皆华夏支脉,所以很快包容派就占据了绝对上风。
之所以会这么快就分出结果,很大一个原因是科举临近。
谁都不想被人扣上一个,‘反对朝廷政策’的大帽子。
立场这东西,哪有利益来的重要。
朱元璋对读书人的识时务很是满意,但同时也非常鄙视他们的操守。
-----------------
自从那日在酒楼被一少年驳斥,方孝孺就将自己关在了客栈,谢绝了所有访客。
那天的事情早已传开,大家都知道他受了刺激,所以纵使被拒绝也并没有生气。
关系好的担心他的状况,拖店小二去打探,得知没有大碍才稍稍放下心来。
关系不好的,对他怀着妒忌心里的,则幸灾乐祸,巴不得他产生自我怀疑,从此一蹶不振。
毫不相关的人,则在一旁看热闹。
如此不知不觉过了半个月,方孝孺的房间门终于打开。
从里面走出了一个形容枯槁的人。
认识不认识的人都吓了一大跳,怎么将自己折腾成这个样子?
关系好的立即上来打招呼,询问状况。
方孝孺的感激的道:“谢诸位好友的关心,方某无碍。”
众人见他目光沉稳,就知道他想通了,也放下心来。
一位名叫严希文的同乡说道:“能走出来就好,科举临近,你好生歇息几天,莫要误了考试。”
其他人也纷纷出言安抚。
方孝孺却摇头道:“谢大家关心,不过我已经决定,放弃本次科考。”
众人震惊不已。
严希文试探的道:“你准备参加明年的正科?”
方孝孺没有正面回答,而是道:“等我何时想通了,再来参加科考。”
“啊?”严希文大惊,连忙劝道:“万万不可啊。”
“道可以慢慢去寻找,科举关系重大,错过一次就是三年,希直三思啊。”
其他人也纷纷劝阻:
“以希直的学问,必定榜上有名,如此放弃太可惜了。”
“此事不只是关系你一人,而是整个方家,希直莫要任性。”
“是啊,希直你万万不可轻言放弃啊。”
面对众人的劝阻,方孝孺丝毫不为所动:
“我知诸位皆是为我好,然前道受阻,若不参透我笔下无法再出一言。”
“勉强参加科举,也不过是自取其辱罢了。”
众人无法,只能先安抚他,让他歇息几日再做决定。
方孝孺比他们想象的还要决绝,第二天就打包好行礼准备离开。
众人见无法劝阻,只能过来为他送行。
之前方孝孺名声那么大,现在道心被破狼狈离开,可是一个大新闻。
所以不少人过来看热闹。
有人惋惜,有人嘲讽,也有人为少了个对手弹冠相庆。
听着这些声音,严希文等人都非常气愤,却也无可奈何。
反倒是方孝孺自己,表情无一丝变化,就好似这些人说的不是他一般。
一行人来到楼下,结完账刚走出客栈,就见迎面走了几个人。
当先一人身穿太监服饰,手里还拿着一柄拂尘。
此人方孝孺认识,三月份才见过,正是太监总管孙福。
其他人虽然不认识,但从这一身装扮也能看出是宫里的人,都安静了下来。
心中则在嘀咕,宫里的人来这里做什么?
还公然穿着宫里的服饰,莫非是奉命来这里办事?
孙福无视其他人,径直走到方孝孺面前,主动打招呼道:“方先生这是要去哪啊?”
方孝孺拱手道:“孙公公,在下准备回乡。”
孙福似乎早就知道了什么,并不奇怪,只是笑道:
“那可不巧,你恐怕要缓几日在上路了。”
方孝孺疑惑的道:“哦,不知公公有何见教?”
孙福挺直身子,提高声音道:“传陛下口谕,召方孝孺即刻入宫面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