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有一次,凯茜发现伊丽莎便是她失散已久的女儿。而现在他们终于重逢了,他们前往了法国,并最终抵达了利比里亚——一个容纳前美国黑奴生活的非洲国家。
在那里,他们又见到了凯茜失散已久的儿子。乔治-谢尔比回到了肯塔基州的农场,释放了他全部的奴隶,并告诉他们,要铭记汤姆的牺牲以及他对基督真义的信仰。
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
虽然道格并不是很欣赏这个故事,但是却不妨碍他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而去改编。
“斯托夫人您好,有幸阅读了您的《汤姆叔叔的小屋》后,我就想要见见您。今天终于见到您了,您的书写的很卓越,但是识字的人却并没有那么多。
而现在,邪恶的南方反动种植园主,正在用他们的一切力量,反抗正义的北方。
我们北方在武器上,在人数上都优于他们。
但是,我却觉得这还不够。
我们需要从另外一条战线,也就是——文化战线上也战胜他们。
因此,美国报业集团,想要获得您的许可。
请您允许美国报业集团将《汤姆叔叔的小屋》改变成为各种形式的戏剧。
让那些哪怕看不懂书的人,也能了解《汤姆叔叔小屋》的故事。
让更多的人知道南方那些奴隶主们的邪恶。”
斯托夫人是一位一零后,出生在一八一一年。
出生在康涅狄格州的一个牧师家庭里。
因为父亲是著名的牧师,她从小就沐浴在各种宗教理论当中,信仰无疑很虔诚。
而到了二十岁的时候,她开始了写作。
到了三十岁的时候,她因为受到舆论的影响,开始写下了《汤姆叔叔的小屋》。
无论是从前的她,还是现在的她,都是一位虔诚的信者,一位支持废除奴隶制的人。
而现在已经五十出头的她,慈祥的看着年轻的道格,听着他喋喋不休的言论。
她如此的慈祥,并不是因为她是一个慈祥的人,而是因为道格的身份——伍尔西校长的学生。
耶鲁学园作为一所以清教徒为基础建立的学校,从成立之初,就在信仰者中间有着有别于其它学府的地位。
而作为校长的学生,某种意义上就代表着耶鲁学园,乃至是整个康涅狄格州宗教界,甚至是新英格兰地区宗教界绝大多数人对他的认可。
而这也是道格能够崛起这么快的原因之一。
许多时候,想要获得一些成就。
并不是支持你的人有多少,而是讨厌你的人有哪些。
在一个广泛信仰宗教的社会里,没有人拒绝和抵抗道格的崛起,他才能这样快的崛起。
甚至,道格都以为他的崛起,有一些太快了。
斯托夫人等待道格说道才说道,“上帝保佑,我的孩子。我与伍尔西那个老家伙许久没见了,他还好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