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年代,相对风清气正,大多数人思想比较“单纯”,用余秀兰同志常常骂人的话说,就是“死脑筋"。
傅杭几乎轻而易举地达成了目的——让刘兴学成为他另一个助手。
这意味着傅杭顺便也解决了邓海信,只要他在后续工作中处理得当,他们之间的矛盾就不会再升级成风险。
至于怎么让人心甘情愿地干活儿,赵柯已经给出一个效果不错的模板:明确要求和标准,展望前景和未来,然后大胆放手,做好后盾,不偏不倚,适时鼓励,不揽功劳。
庄兰和苏丽梅对土窑没有多大兴趣,方静根本不想多干活,于是三个女知青就回了她们的屋子。傅杭和林海洋、刘兴学继续讨论土窑的初步计划。刘兴学想表现,傅杭就让他将讨论结果整理成文字,直接署他的名。
“赵主任虽然没有提更多要求,但大队肯定要规划建设村子,从土窑的前期试验到选址,也是规划的一项,我们想她所想,急她所急,最好也出一份全村规划交上去作为参考,刘知青辛苦点儿,一并负责,可以吗?"
一个村子按照他的规划建设,这是多么振奋的事情!刘兴学眼睛放光,毫不犹豫地应下。
邓海信不想成为落单的人,傅杭就让他暂时作为编外人员参观学习,等到土密进入下一阶段之后,需要人手,他再跟大队申请工分。
“邓知青如果愿意,也可以帮刘知青做一些辅助工作,到下一阶段时就能直接进入状态。”
邓海信表现得很乐意,很积极。
整个讨论过程,傅杭都言辞清晰有条理,语气冷静,紧扣主题,没有一句废话。
其他人不由自主地专注听他说话,接受他的安排。天黑下来,傅杭和林海洋道别离开。
一出知青点的院子,林海洋便冲傅杭竖起大拇指:"你今天这事儿办得,真像样儿!"傅杭微微抬头望着半空中的钩月,那她得多厉害啊.…
第二天,傅杭告诉赵柯助手的人选。
赵柯听到刘兴学的名字,眼里闪过一丝笑意,到大队办公室转达给赵新山。赵新山同意,即日起,傅杭、林海洋、刘兴学三个男知青就不用再上工。
而不上工还能拿工分,必须得给全大队的社员一个合理的解释,于是赵新山趁着上工前将大家伙集中在
一起,进行简单的说明。
知青们也都在,包括傅杭三人。
一个晚上加一个早上过去,村里大部分的人听说了“以后盖砖房”的传闻,也都在议论,但总觉得不敢想象。
连条件好的大队长家都不是砖房呢,他们咋有可能住上砖房?可现在,大队长竟然说,大队真有这个计划.
社员们心潮澎湃,纷纷追问傅杭他们三个知青“能不能成”、 "啥时候能成".…现在砖影儿都没见着呢,谁会知道那么多,当然不能给太过肯定的答复,只说“会尽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