巳时三刻,太阳已然变得火辣辣。一行人收工,用扁担挑着装满杂粮的麻袋,下了坡田回村。
苏家娘子呀,是个讲究人,请人收粮不但一天给二十文钱,还管一顿午饭哩!
今日给苏青青干农活的人,此时都是唱着山歌哼着曲,兴高采烈地走在回家的小路上。
太阳虽然大,汗水虽然多,不耽误大家阳光明媚的好心情。
这个村里只有山上来的神医苏青青是每日都吃午餐的,其余人家没有这个一日三餐的富贵命。
但大家不吃午餐只是因为穷,吃不起,而不是不喜欢。
而今日就不一样了,大家都有免费的午餐吃,自然跟过年一样开心,挑起扁担来都不觉得累了。
苏青青一行人回村的时候,正好一群渔夫也驾着渔船回来喽。
“靓仔,卖完鱼了,今日收获怎么样哩?”有年轻的农妇,对着年轻的渔夫远远地喊话。
“还行吧,勉勉强强有一些。”
渔夫们的神色不是很兴奋,今天也只是平平常常打渔的一天罢了,并没有发生爆网的美事。
渔民打渔卖鱼都集中只是在大清早和半上午,上午卖不掉,下午更不会有人要。
这是海鲜储存条件决定的渔船码头交易时间,跟城镇里的圩市开市时间不一样。
城镇里考虑到卖菜的农民、菜贩子、渔贩子、行商等等,得从四面八方赶路进城。
在车马很慢的时代,穷人的交通更是基本靠走。上午用来收货赶路,下午进圩市卖货,这很合理。
待双方从两边汇入一条村道时,渔夫们才惊讶地喊道:“这一上午就把地里的杂粮都收上来了吗?”
本来还说好了下午喊他们几个去帮着收粮的呢,怎么就结束了?大家都已经摩拳擦掌等好了,有外快不赚是傻瓜。
苏青青大概也知道他们都想法,这才开口解释道:“没有,还有许多地要收哩。之前跟你们说好的,过了午时最热的时辰后,再出发。”
“啊,苏娘子,你一共也没几亩地啊,收获了这么多粮食了,还有?”没见过世面的渔夫惊呆了。
大唐风调雨顺、没灾没病的年份下,一亩地撑死了也就两石粮食的收获。
可是现在看看众人扁担上跳的,光这饱满、沉甸的麻袋,目测就已经远远超出苏青青的田,正常来说所能产出的最大值了。
苏青青淡然道:“之前跟你们说过的,我这些都是兄长从美洲海外带回来的高产粮食,跟你们平时种的可不一样。”
郑畋听到苏青青说这句话,不由偏头看她一眼,微笑不语。
“哎呦!我滴龙王爷!真个有这么多的粮食!这一亩地收获了多少啊?我瞧着怕不是有十来石?”
“之前就告诉过大家的,玉米亩产四五石,土豆和番薯产量更高些,再加十石。”苏青青笑着肯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