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身后传来的声音,唐宁停下脚步,缓缓转过身,等着淑妃开口。
方淑妃看着他,微笑说道:“圆儿顽劣,本宫让他去请教唐大人问题,想不到他居然非要和唐大人学做羹汤,唐大人公务繁忙,他还给你添麻烦,本宫代他向你说声抱歉了……”
唐宁拱手道:“娘娘言重了,润王殿下也是为了陛下,孝心可嘉,算不得顽劣。”
淑妃摇了摇头,说道:“学那些总归无用,他还是要和唐大人多学些知识。”
“娘娘此言差矣。”唐宁看着淑妃,说道:“学识再高,也比不过殿下对陛下的一片赤子之心,对陛下而言,那是一碗羹汤,也不止是一碗羹汤。”
方淑妃想了想,才微笑说道:“既然如此,以后就麻烦唐大人多教他做几道羹汤了。”
唐宁笑了笑,说道:“作为先生,这是唐宁的责任。”
他看了看方淑妃,抱拳道:“娘娘若是没有其他事情,唐宁便先回去了。”
淑妃点了点头,说道:“唐大人慢走。”
她看着唐宁的身影离开,心中长舒了口气,望向身旁的宫女,说道:“杜鹃,你亲自出宫一趟,帮本宫送一封信到方府。”
杜鹃微微欠身,小声道:“是,娘娘。”
唐宁走出皇宫,走在街上,今日进宫,算是有很大的意外收获。
他和方淑妃看似关于羹汤的几句对话,说的自然不是羹汤,方淑妃比他想象的,还要聪明。
有如此的母亲和舅舅,赵圆的优势,其实要比端王大得多,淑妃不一般,唐宁心里也多了几分底气。
历史总是相似的,或许原本无心与皇位的赵圆,最终真能捡到这个天大的便宜。
唐宁心中想着这些事情,走到街头某处,忽而心有所感,目光望向前方,和前方一人视线对上。
康王的精神,比起以前无疑萎靡了太多,连走路都要下人搀扶。
唐宁也是此刻才认识到,康王是一个十足的狠人,为了强留京师,没有哭也没有闹,直接便一根白绫吊了脖子,看似求死,其实却是求生。
对于这些缺乏科学素养的无聊之辈编出来的东西,唐宁早已习惯性的无视,他原本打算歇息几天,但武举的日期将近,刚刚回到家中,便收到了一份帖子。
帖子是兵部送来的,却是以端王之名。
陈皇已经深刻的意识到了西北将才的缺失,这次的武举,朝廷格外重视,一定程度上,甚至超过了文举。
仅从此次武举的考官阵容便能看出来。
总负责人端王就不必说了,康王退出朝堂之后,他便顺利的成为了隐太子,这次的武举,明显是陛下将他推出来积累功绩,在百官面前刷存在感的。
除了端王之外,怀王则负责京畿地区武举的监督之责,这次武举有很多细则都是他提出来的,陈皇便干脆让他也加入了进来。
兵部和十六卫,联合起来,负责武举过程中的各项细节。
两位亲王,兵部,十六卫,这种阵容,自陈国武举开设以来,都从未有过。
让习武之人趋之若鹜的愿意,不止这些。
以往的武状元,也不过是从六品的都尉,这次由于大量征兵的缘故,武状元起步便是校尉,但凡武进士进入二甲的,起步便是都尉,这种机会遇到一次,不代表能遇到第二次。
种种原因导致朝廷对这次的武举十分重视,端王自然也不想在这件事情上出任何差错,因此才会在武举开始前几天,召集负责的官员商议细节。
唐宁虽然和端王有个人恩怨,但这种事情上,却不好掺杂个人感情。
此次议会在兵部,唐宁走出家门时,正好有一匹快马从街上疾驰而过,马上的骑士身后插着小旗,旗子的颜色为红色,代表着最高加急。
唐宁走到兵部,发现兵部的官员面色都十分肃然,像是发生了什么重大的事情。
他看着周侍郎,诧异道:“这是怎么了?”
周侍郎面色严肃,开口道:“兵部刚刚得到消息,半个月前,完颜部兵分两路,突袭了夹谷和术虎两部,如今夹谷术虎两部,已经被完颜部吞并,北边,真的要大乱了……”